顶推法施工控制连续梁桥_蒋莹

顶推法施工控制连续梁桥_蒋莹

ID:28556405

大小:955.04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2-11

顶推法施工控制连续梁桥_蒋莹_第1页
顶推法施工控制连续梁桥_蒋莹_第2页
顶推法施工控制连续梁桥_蒋莹_第3页
顶推法施工控制连续梁桥_蒋莹_第4页
顶推法施工控制连续梁桥_蒋莹_第5页
资源描述:

《顶推法施工控制连续梁桥_蒋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顶推法施工控制连续梁桥J.F.Wang1;J.P.Lin2;andR.Q.Xu3摘要:钢的低刚度U型梁顶推施工过程中导致了一种创新的顶推施工方法,解决多跨桥梁长复合开发的特殊要求。利用局部应力控制策略,避免底板局部屈服。对位于垂直曲线的复合桥的几何形状控制特性进行分析,可以建立和验证的控制策略。状态向量的概念引入几何形状控制和预测。田间试验结果显示,大多数的高程误差落入±1:0厘米范围。本文演示了高度精确的控制的几何形状可以实现通过所提出的方法。通过对组合桥几何形态的精确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关键词:10.1061/(ASCE)be.1943-5592.0000737。©2015美国土

2、木工程师学会。作者关键词:组合桥;顶推法施工;钢U型梁;几何形态控制;状态向量。导言由于其显著的优点,如快速安装,大跨度的能力,经济学,美学,–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得到了很好的研究和作为一个可靠的桥梁工程中结构类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减少截面的大小,通过利用钢和混凝土的复合行动,这可以通过剪切连接(Jacques2000,Jungetal.2009)。顶推施工是一种复合材料桥梁建设的最流行的方法,它可以充分利用轻量化、高承载能力的钢梁可以减少设备和设施的要求(Marco2002;Shao2007;ZellnerandSvensson1983)。顶推施工方法已应用于许多工程(Fontanetal.

3、2011;Marzouketal.2007),这2种类型的下水方式都是拖曳式下水和楔式下水。拖曳式发射,如图1所示,通常涉及拖梁预应力钢筋或钢绞线的地方使用(rosignoli2000)。该技术应用在杭州江东大桥施工(Zhangetal.2010)。另一方面,随着楔块的帮助下,梁可以取消和推出了楔式推法,这是应用于高架桥的建设(Buonomo。2004;Virlogeux2006)。拖拽式推施工技术是比较成熟的,相当简单的过程,而建设成本相对较低。然而,难以在发射过程中控制各点的牵引负荷,并且该过程可以产生对桥墩可观的水平力。底板穿孔可安装拉锚装置和限流装置的定位的过程中是需要的。由于这些原因

4、,有必要加强梁,码头,和临时码头,以满足施工要求。楔式发射施工提供了良好的可控性,是相当有效的。此外,它更容易控制的横向力的临时和永久性的码头。然而,楔式的发射需要一个精确的液压同步控制系统,和楔和幻灯片必须是非常准确的。施工工艺复杂,难以控制。此外,它不能灵活地适应变化的斜坡或几何形状的梁。启动建设的策略可以产生良好的结果既不长,连续组合梁桥。因此,一个创新的顶推施工方法进行了探讨。引桥占越江桥梁或跨海桥梁大量。在一般情况下,混凝土桥梁的跨度为50米,60米,钢或复合桥的跨度为80米,100米是用于经济和美学。采用顶推施工方法与跨度85米,六车道桥梁,最大支反力10000kN∽可以实现对钢U

5、形梁。在发射过程中,所有的梁都受到正面和负面的时刻。此外,从支持部分,跨中截面底板的厚度减小,和最弱的位置位于跨中截面。没有竖向加劲肋承受反力除了在支持部分的。另外,没有临时加固措施底板,保持底板的局部应力状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以防止局部屈服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Tanneretal.。2013;ZhangandLuo2012)。有在发射多跨钢U形梁施工多轮。这些梁的形状是通过一个multiround系统建设形成。需要高精度的钢梁装配,以确保安装质量。由于钢U形梁的结构和相对刚度较低,几何形状控制中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由于几何形态的变化,这些误差很难及时评估,如果在垂直曲线上的梁没有适当的

6、控制,由于轴承位置的强迫位移,残余应力会增大。因此,重要的是要确保几何形状满足设计要求,进行控制和监测的几何形状的钢U形梁在增量启动建设。因此,这是至关重要的,以评估是否当前状态的几何形状是合理的,以便可以采取步骤,以纠正任何几何形状的错误。桥梁工程中常用的四种施工控制方法:后控制方法、预测控制方法、自适应控制方法和最大容差法。后来的控制方法是指在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对所构造的结构进行修改。它仅适用于可调整的结构状态。预测控制方法考虑了所有的影响因素和设计目标,预测每一个施工阶段,并向预期状态移动建设。在当前施工阶段的错误可以得到纠正,在随后的施工阶段。自适应控制方法也被称为参数识别和校正方

7、法。在施工控制开始时,控制系统的输出结果可能无法满足设计要求,由于某些设计参数可能不符合实际情况。通过系统辨识或参数估计,这些设计参数可以识别和纠正。最大容差法保证了误差不超过最大容差,仅适用于具有高安全冗余度的结构。本文介绍了顶推施工,克服了上述缺陷的一种新方法。局部应力控制技术,避免了局部屈服的底部板。还提出了一种控制在垂直曲线上的复合桥钢U形梁的几何形状的方法。项目背景九堡大桥是世界上最大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