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维萍对传统中医学的研究报告和贡献

袁维萍对传统中医学的研究报告和贡献

ID:28570885

大小:2.61 MB

页数:26页

时间:2018-12-11

袁维萍对传统中医学的研究报告和贡献_第1页
袁维萍对传统中医学的研究报告和贡献_第2页
袁维萍对传统中医学的研究报告和贡献_第3页
袁维萍对传统中医学的研究报告和贡献_第4页
袁维萍对传统中医学的研究报告和贡献_第5页
资源描述:

《袁维萍对传统中医学的研究报告和贡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袁维萍对传统中医学的研究和贡献引用袁维萍著《中医信息技术的临床应用与传承》、《中医信息疗法荟萃》作者单位:安徽省利辛县新张集乡阳光村卫生室邮政编码:236743主要内容导读:一、中医发明了信息技术二、传统中医技艺属于一门信息技术三、中医信息技术是传统中医技艺的精髓四、传统中医的最大优势就体现在信息技术上五、传统中医属于一门信息科学六、现代医学和传统中医是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1、现代医学从物质的角度直接解决问题2、传统中医从信息的角度间接解决问题3、从现代药理学的物质作用角度认识中医,是现代医学犯下的最大错误!4、从信息科学的角度认识中医七

2、、传统中医学的科学内涵是运用信息技术进行间接调控1、中药具有双向性作用,表现出药理(物质)属性和信息属性2、中药外治的本质,与针灸疗法一样,是同属于一类信息疗法。3、中药内服治病是属于一种信息调治4、信息技术是传统中医诊疗疾病的主要手段八、袁维萍开创了中医信息疗法学派1、出版中医信息疗法学术专著,传承中医技艺精髓2、提出“胃肠针灸疗法”和“五脏六腑针灸疗法”的概念3、中医汗、吐、下攻邪治病之法属于一门信息高技术4、开创中医信息学派,建立分子中医学5、传统中医学属于一门大数据医学物质、能量、信息是构成客观世界的三大要素。在客观世界中,物质运动

3、变化的最高级形态是生命,而信息则是生命的主宰者。-..无论是现代医学,还是传统中医学,中医和西医都是研究生命运动变化规律的科学。由于传统中医和现代医学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医学体系,由此让传统中医和现代医学对人体生命考察的着眼点不同,解决问题的角度不同,这就让传统中医和现代医学表现出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一、中医发明了信息技术在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中,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因而这让许多国人引以为豪。实际上,传统中医作为一门实用的科学技术,中医技术的发明远远早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这四大发明,作为中医技术的针灸术远在商周时

4、期已经产生了。中医发明了信息技术。针灸技术作为一门实用的中医技术,实质上是属于一门信息技术。因为针灸向人体输入的是信息刺激,通过针或灸的信息刺激作用,引起肌体进行自我调控,以此调治了相应的疾病。中医信息技术作为中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实用技术,中医信息技术也是中国最伟大的技术发明。针灸作为一种最典型的信息技术,也是传统中医最早的一种信息技术发明。所以,中医信息技术的发明,远远高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并且可与四大发明齐名,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五大发明,中医信息技术并列为五大发明之首。二、传统中医技艺属于一门信息技术人体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自反馈调节系统,只

5、要给予肌体一定的刺激,即可产生一定的信息反馈调节效应,从而调治了一定的疾病。中医作为一门信息技术,中医诊疗疾病是通过人体信息反馈的作用进行的。中医治疗疾病,分为内治和外治两大治法。中医内治,主要是通过内服中药进行治疗的。中医外治,主要是通过中药外敷、针灸、导引、情志等方式进行治疗的。而中医内治和中医外治,均属于一类信息疗法。可以说,中医治疗疾病,是在人体内生物信息反馈的调节作用下,进行自动化调控,最终取得了歪打正着之效,中医疗法即属于歪打正着的自然疗法。中医内治,根据“辨证论治”理论,按照理、法、方、药制定出“方药”,而且“方药”大都是由多

6、味中药组成的复方。在中医内治中,内服中药大都是多味中药组成的复方,由于内服的复方含有许多味中药,而且每一味中药又含有许多种化学成分。这样,中医治疗疾病的每一个复方,都含有成百上千种的化学成分。在内服中药复方治病时,内服中药进入肌体后,在成百上千种中药公学成分的共同作用下,不同的中药化学成分则从不同的角度、层次、作用靶点进行作用,刺激肌体分别产生成百上千种的反射活动,并且以信息的形式表现出来,称为中药的“信息反应”。而人体作为一种生命信息反馈系统,时时刻刻都在与内、外界环境进行着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以此补充人体的消耗。这样,在口服中药治病的

7、过程中,内服中药被肌体吸收后则产生了许多种与治疗疾病无关的反射活动,通过人体信息反馈调节作用,进一步刺激肌体相关的组织器官产生并分泌了许多生物活性物质、信息——人体内药-..,以此调治了种种疾病。也就是说,在人体内生物信息反馈的自动作用下,利用肌体产生并分泌了许多生物活性物质及信息,通过“心身交互塑造”这一信息网络系统,把内服中药产生的许多种与治疗疾病无关的反射活动进行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新的“心身交互塑造”信息网络系统,让肌体进行自我塑造,并在自我塑造中恢复了人体原有的“心身交互塑造”正常作用关系,最终祛除了疾病。显而易见,在内服

8、中药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内服中药并没有直接作用于病灶,分别从不同的作用靶点,曲曲折折,利用人体生物反馈这只无形的触手进行调控,最终还是抵达了病灶。在这一内治的治疗过程中,尽管内服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