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孙丽)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孙丽)

ID:28596580

大小:527.3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11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孙丽)_第1页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孙丽)_第2页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孙丽)_第3页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孙丽)_第4页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孙丽)_第5页
资源描述: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孙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习《端午的鸭蛋》,写出家乡的情味——记叙文片段写作训练(孙丽)科目语文课型片段写作课课时一课时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课程定性为“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写作,作为最能体现语文实践性、综合性的课程,最能反映学生综合的语文素养,“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写作在教学中具有重中之重的地位。《课标》也指明了写作教学的路径:“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2、”由此可见,关注生活、读写结合,是实现写作教学的两个重要方面。本课直接面对学生的写作问题,依托优秀的写作范本,实现读写有效结合;引导学生用生活化的语言(方言词汇)来激活写作,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创设写作新路径。同时,为解决实际问题,并响应《课标》中“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丰富写作形式,激发写作兴趣”的号召,采用微信群的方式展示学生作品,创造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比的新平台。教学背景分析1.学习内容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学习《端午的鸭蛋》,写出家乡的情味”,依托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基于学生童年的生活积累,教会学生

3、用家乡的方言来写一个抒发乡情的小片段。抒情是人教版语文书初二下册第四单元的写作教学内容。2.学生情况分析:所教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对故乡有一定的记忆和感情。且已经学过了《端午的鸭蛋》,了解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感情,但缺乏对文中方言的感知。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教学方式包括:师生对读、角色置换、方言转换、微信互评。教学手段包括演示文稿展示,建立微信群。4.技术准备:课前建立班级微信群。5.前期教学状况、问题、对策:试讲时,要求学生进行方言写作,但有同学直接用方言语音来代替普通话写作。因此,老师在分析范文和写作指导时,强调只是

4、在普通话写作基础上加入方言词汇,不完全用方言语音写作。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用家乡的方言来写一个抒发乡情的小片段。过程与方法1.通过师生讨论,感知《端午的鸭蛋》内容上的地域性特征、语言上的情味。2.通过师生方言普通话的对比朗读,以及改换方言等方法,感受方言在传情达意上的魅力。3.根据阅读上的启发,并参照示例,自选题材,进行乡情表达的片段写作。4.通过微信平台的展示和点赞,交流作品,呈现写作成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方言的语言魅力,产生对家乡语言的关注和热爱。2.由热爱、关注、观察生活语言,上升为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善于表达生

5、活。3.感受祖文语言文字的魅力,产生对祖国语言文化、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1.为帮助学生发现、感知方言的魅力,拟采用普通话方言对读、方言介绍、改换方言等方式进行。2.为实现用方言来表达乡情的语言训练,决定依托《端午的鸭蛋》这篇范文,读写结合。同时提供一篇2016年的中考满分小作文和老师的下水文,提供方言片段写作的内容和语料范例。教学进程教学辅助手段教学活动学生活动PPT展示课题一、内容导入我们已经学习了《端午的鸭蛋》,感受到一位60多岁的老先生,写阔别了42年的家乡。文章很感人,我们东北人读、北京人读、山东人读、广

6、西人读,无论哪儿的人读,都能读出江苏味儿,汪曾祺的故乡味儿。这样一个文章写出来,大家都爱读,恰恰说明这是我们学习的范本。我们要是能写出这样的文章,表现我的家乡,让天南地北的人都爱读,这多好啊?这节课我们就试一试,学习《端午的鸭蛋》,写一个具有地道家乡味儿的小语段。设计目的:明确课程目标是“表乡情、家乡味、写片段”。学生进入情境,了解课程内容。板书:将学生总结特点,用彩色粉笔按照鸭蛋的椭圆形写出来。PPT出示第二段的两句话。二、师法范本1.《端午的鸭蛋》写的是什么?鸭蛋有什么特点?【预设】文化特点、地域特点、传统习俗、时间特

7、点、有名儿、好吃、好看、有个性、好玩儿、有童年印记、有趣味儿。设计意图:发挥范文效果,建立学生的文本意识,从范文中感知乡情写作内容上的特点。2.文中哪一段、哪一处语言最能体现汪曾祺对家乡的情味?设计意图:由内容选择转向语言表达,引导学生关注具有情味的语言。3.师生合作或生生合作,分别用普通话和方言对比朗读最有情味儿的两句话。其他同学感受:普通话和高邮话读起来有什么不同?用铅笔画出不同。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预设】学生谈

8、感受:“确实、完全、实在”在方言中被突显出来,或者被重读、又拖音,或者很急切,听起来特别有表现力,有很强的感情色彩。设计意图:通过对比朗读,感知方言副词在传情达意上的效果。4.教师进一步说明“确实、完全、实在”三个副词是高邮浏览课文,思考鸭蛋的特点,并发言讨论。浏览课文,品味语言师生合作或生生合作对比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