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

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

ID:28608369

大小:152.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2-11

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_第1页
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_第2页
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_第3页
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_第4页
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乌市雪莲小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研究》结题报告二〇一〇年一月....《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研究》结题报告2008年6月,我校党政领导、德育处及大队部研究决定,向沙依巴克区教育局项目管理办公室申报德育课题“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接到立项通知书后,学校认真组织该课题的研究工作,包括研究人员的管理,根据沙区课题管理制度制订了校级课题管理制度,并签订了课题责任书。拟定了课题开题报告、课题实施方案。科学地实施了小课题研究的各个步骤。经过全体实验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效果。目前课题进入结题阶段现将小课题的实验过程及

2、取得的成效汇报如下:一、课题背景先贤哲人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充分说明人在自然状态下,不假思索,不必费什么心思,更不用意志去控制而形成的某种行为,就是一种习惯。所谓习惯也可以理解成人的一种自动化的行为,坏习惯也是一种自动化行为。目前,人类社会已经高度信息化,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无不经历着一场变革,新生的和发展的事物正像潮水一样涌到了二十一世纪当代学生的面前,能让每个学生正确认识,并容纳这些新鲜事,养成能与他人良好“共处”的好习惯,是我们新时期德育工作者的新任务。现代教育专家孙云晓明确指出:“道德的核心是习

3、惯”。行为习惯基本可分为“做人、做事、学习”....三大方面,主要依靠学校和家庭共同完成。近年来,伴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经济战略的推进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乌鲁木齐市也涌入了大量的“进城务工者。”随着农民工的概念被社会接受它也附带的具有了文化素质弱、道德修养不高、生活习惯不好等歧视性的情感倾向,所以流动人口或流动人口的提法代替了“农民工”,而他们的孩子,自然也就成了流动儿童。目前,流动儿童一般都有家庭,并且父母都有劳动力,不存在生存和温饱问题,因而受到重视相对较少,这些主要来自农村的孩子,长大以后无论是留在城市还是返回家乡,都将成为未来劳

4、动力大军中的一员。他们的素质高低必将对未来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从这种意义上说,流动人口子女一个小小的书包,不仅装满他们父母的寄托,更装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学校教育担负着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任务。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素质直接或间接的取决于现在的教育。因此探索小学生养成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对提高他们的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充分说明人在自然状态下,不假思索,不必费什么心思,更不用意志去控制而形成的某种行为,就是一种

5、习惯。所谓习惯也可以理解成人的一种自动化的行为,坏习惯也是一种自动化行为。陶行知先生在改造中国教育的实践中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他非常重视在做中学,主张在做中养成习惯,即实践中养成习惯。著名教育专家关鸿羽也说:“习惯培养的最主要的方法是训练。”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教育无处不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各自现有教育资源,结合各种教学活动,把“做人、做事、学习”的正确习惯的培养融入平常的教学活动中。持之以恒,自然成习惯。(1)关键词之一:“行为习惯”。

6、主要指知识素养、健全的人格、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正如黑格尔所说:“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说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因素时,他才可以说是有德的。我们理解这里“性格中的固定因素”,就是指的道德行为习惯。(2)关键词之二:“良好行为习惯”。①养成一种良好的品德、懂得一种规范,是一个善于处理现实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人。②是一个具有独特风趣和高尚情操的人。(3)本课题研究的范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21世纪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同时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也指出,教育的目

7、标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告诉我们在素质教育中,应该使受教育者身心和谐发展,使他们主要在思想道德、能力、身体、心理等几个方面形成一系列优良的素质。这些主要方面的素质基本上都包含在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和学会学习三个人方面。基本以上认识,我课题组全体实验教师....认为在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上,应该集中在三个方面,即:做人、做事和学习。综上可见,新时期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就是探索21世纪小学生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的基本规律、基本程序和主要方法,以帮助小学生又好又快地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三、实施研究的

8、原则1、科学性原则。坚持道德教育的科学性,遵循道德行为教育的一般规律,注重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接受能力。2、主体性原则。坚持以小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主体道德品质形成规律,着重培养小学生的道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