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专题复习语病辨析

语文专题复习语病辨析

ID:28622588

大小:168.50 KB

页数:82页

时间:2018-12-12

语文专题复习语病辨析_第1页
语文专题复习语病辨析_第2页
语文专题复习语病辨析_第3页
语文专题复习语病辨析_第4页
语文专题复习语病辨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专题复习语病辨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记特征,辨病句  病句考查,可谓高考试题中一面永久飘扬的旗帜。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等级为D,是高考中得分率偏低的题型。高考《考试说明》规定考查的病句类型有六种,即: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综观历年的高考语文病句辨析试题,其所选的病句错误类型都是十分“典范”的,虽然通过各种措施增加迷惑性,但总体来说,其“病征”是十分突出的,而且也有一些规律可寻。在辨析过程中,注意审读句中易致病部位——关键词(或短语),了解出题人常设的陷阱,以便快速准确地找出语病的症结,做出

2、正确的选择或修改。  辨析语病的步骤  辨析与修改病句是高考考查的范围之一。辨析病句是修改病句的前提与基础,只有正确的辨析病句,才能有效地修改和消灭病句,从而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快速而又准确地辨析病句一般有三个步骤:-..(一).将句子先读上一两遍,凭语感感觉一下句子是否正确,这样发现病句自然是最快捷最理想的。可是高考试题中的病句往往有一定的难度,不是很容易就能看得出来的,那么,我们就必须走下一步了。(二).从语法角度分析。之所以先语法而后修辞、逻辑,是因为语病中语法错误占的比例最大。另外,即

3、使不是语法错误,分析一下句子结构对把握句意也有一定的好处,便于我们再作修辞、逻辑的分析。(三).如果一个句子在语法上看不出什么毛病,就应再从修辞、逻辑角度检验,主要看它是否合乎事实、情理。  辨析病句的方法:(一).语感审读法  调动语感,看句子是否合于语言习惯。可与语法分析配合使用。  在审读过程中,从语言的感性认识上觉察语句是否有毛病,如果觉得句子别扭,就再作分析比较,从而找到语病之所在。用这种方法做题,要做到胆大心细。胆大就是要敢于大胆地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心细就是要有仔细分析和查找语病的

4、耐心,二者需要相辅相承,不可偏废。-..  如:“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后,中国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大大改变了样子。”这个句子,我们一读总感觉到不顺畅,缺少了什么,实际上这个句子是一个中途易辙的病句,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新说起。像类似的句子,我们一般凭语感就能判断出来。(二).主干枝叶梳理法  即用语法分析的方法,依次检句子的主干和修饰部分。  所谓主干枝叶梳理法,就是划分句子成份法,即运用语法手段,先理出句子的主干(主语、谓语、宾语),审查句子主干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或残

5、缺等错误;再清理句子枝叶(定语、状语、补语),仔细审查修饰成分内部是否有毛病以及与中心语的搭配是否得当。  如:“教育战线肩负着培养大批科技队伍的历史任务”这个句子,凭语感很难看出有什么错误,但通过划分句子成分,我们很容易发现这个句子中的定语出了问题,即“大批”与“队伍”搭配不当。(三).逻辑分析法  -..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等方面考虑句子是否得当,句间关系、前后顺序等是否合理。  有的语病不好从语法上查,这时要从事理上对其进行分析,看其是否违反事理。进行逻辑分析,要注意从概念、判断和推理等

6、多个侧面进行分析,不可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如:“不论什么人,只要肯下苦功夫,就能成才”这个句子,读起来通顺,语法上找不到错误,经我们一推敲,就会发现句子把必要条件假言判断误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要把“只要”改为“只有”,把“就”改为“才”,句子就没有毛病了。(四).造句类比法  对语感判断或语法分析仍吃不准的句子,可仿原句的结构造一个日常用的句子,比较得出结论。  有的句子是否有毛病,从语法、事理等方面不好断定,一时拿不定主意,这时仿照原句的结构造一个常用的句子,经过分析比较,从而确定该句是否

7、有语病。  如:1998年高考试题中有这样一句:“这些软件单买共要1000元,可合在一起才340元,价钱便宜了近三分之二”。这个句子是否有错误,一部分考生弄不清,甚至认为“-..价钱便宜了近三分之二”是错误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用造句类比法来判断:①原来卖1元,现在卖5角,价钱便宜了一半。②原来卖1000元,现在卖500元,价钱便宜了一半。③原来卖1000元,现在卖333元,价钱便宜了近三分之二。以上三句是对的,因此,原句也是对的。  再如:“围墙用的是红砖砌的”这个句子,读起来有点别扭,是否

8、有毛病还拿不太准,这时,人们可以仿照一些句子:“文章用的是英语写的”“衣服用的是布做的”,我们可以知道这两种说法是错误的,这样就能推断出那个句子是错误的。(五).规律标志法  有些句子本身具有一定的标志,其语病往往就出现在那些有标志的部位。如:有多个否定词的句子,往往出现否定失当的错误;出现了“忌”“禁止”“防止”“预防”等词的句子,其错误也往往出现在否定失当上;有“能否”“是否”“成败”-..等词语的句子,往往出现一面与两面不能对应的错误;介词出现在句首的句子,往往出现介词掩盖主语的错误;概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