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沈从文的悲剧意识

论沈从文的悲剧意识

ID:28635895

大小:79.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12

论沈从文的悲剧意识_第1页
论沈从文的悲剧意识_第2页
论沈从文的悲剧意识_第3页
论沈从文的悲剧意识_第4页
论沈从文的悲剧意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沈从文的悲剧意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沈从文的悲剧意识作者:###指导老师:######摘要:“牧歌情调”是人们为沈从文及其小说贴的标签,然而“牧歌”背后“隐伏的悲痛”却少为人所关注。文章将目光投入沈从文小说深处,通过分析其小说对悲剧人生的多层次描绘,挖掘内在闪耀的人性之光,并结合作家的人生体验和艺术情结来追溯作家悲剧意识的缘起。关键词:沈从文;悲剧意识;悲剧表现;人性之美;悲剧生命体验“湘西边地的歌者”、“牧歌情调”是人们为沈从文及其小说贴的标签。然而,正如沈从文所说:“我的作品能够在市场上流行,实际上近于买椟还珠,你们能够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

2、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1](p28)这段内心独白,实际上是作家与读者无法沟通的悲叹。对任何一个作家来说,作品都应该是他生命体验的表达和人生理想的寄托。综观沈从文人生的每一页都写满了困惑、委屈和孤独,他的作品亦给人一种透彻心脾的忧伤与悲哀,绵延悠长。沈从文的小说可分为两类题材:湘西题材和都市题材,而前者是他的创作成就的最高体现。本文就湘西题材小说来讨论沈从文的悲剧意识。一、悲剧人生的多层次描绘沈从文的湘西题材小说大多以悲剧告终,作品中美与善的人物,他们命运多半悲惨,或死亡或流离。可以说,作品的人物虽说全部良善,本身却含有悲剧的成分。也许惟

3、其良善,使我们更感到悲哀的分量,这种悲哀,不仅由于情节的演进而产生,而且它是自然带在人物的气质里的。(一)命运的捉弄沈从文在散文《水云》中对《边城》的悲剧性质作的一个概括。他说:“-..一切充满了善,充满了完美高尚的希望,然而到处是不凑巧。既然不凑巧,因之素朴的良善与单纯的希望终难免产出悲剧。”[2](p128)宿命,有时我们无法抗拒,正如俄狄普斯王逃不出杀父娶母的预言,老船夫也无法让孙女逃出命运的安排。事事的不凑巧,命运的轮回,导致了这场相爱不能的悲剧。    《边城》中处处充满了偶然和不凑巧。例如翠翠第一次与傩送相见时祖父因守船恰巧不知道,而天保送鸭子时

4、他又恰恰在场,所以他后来理所当然的想要撮合天保和翠翠。老船夫误认为优美的歌声是天保唱的,可没想到唱歌的竟是傩送,天保带着失意坐船去下游,结果被淹死了。老船夫为了孙女的幸福锲而不舍,三番两次“向各个过渡本地人打听二老父子的生活,关切他们如同自己家中人一样”[3](p277)。他过分关心翠翠的婚事,反倒让二老父子对老船夫有了误会,潜意识中认为大老的死是由于老船夫的不利索造成的。老船夫一直在努力为翠翠的幸福奔波,可是他越努力,事情越向不好的方面发展。最终船总的那句“我以为我们只应当谈点自己分上的事情,不适宜于想那些年轻人的门路了”[3](p284)戳中了老人的要害

5、,使他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死去。翠翠的爱情没有因为老船夫的奔走和调解而圆满,反而让这个爱情悲剧更伤感。这一切,都起源于误会,而当我们深究却发现了命运的无常。傩送和翠翠的爱情应该是真挚的,否则傩送也不可能在渡船和碾坊之间如此决绝的选择渡船。但是,命运的不凑巧,却硬生生的瓦解了傩送的意志,让他选择离开,留下翠翠苦苦等待。傩送在为翠翠唱歌时翠翠恰巧睡着了,她没有回应他,让傩送认为自己是个傻子;当翠翠内心当真愿意听一个人来唱歌时,傩送却因为碰钉子而退却了。在老船夫被误解的时刻,翠翠又恰巧大清早出门掘竹鞭笋,此前傩送刚刚表达了想要渡船的决心,所以翠翠不仅丢掉了老船夫与傩

6、送冰释前嫌的机会,也丢掉了一次很好的与傩送互表衷肠的机会。因为一系列的不凑巧,让傩送误认为翠翠不喜欢他,加上天保偏偏在这时淹死,父亲又向他提碾坊,内心的烦乱加上翠翠心意的不明了才使傩送离去,所有的一切都在一个不合时宜的时间发生,导致了这场虽相爱却不能在一起的悲剧。《边城》-..中还体现了一种命运的轮回。在我国民间,有关社会循环生命循环的观念相当深固,并在原始初民的命理经验中初构了有关命运的循环模式。弗雷泽在《金枝》中曾以许多材料充分说明了古代福州的祭祀仪式和春夏秋冬四季循环变化等自然节律有关。并指出,先民基于这种体验构拟出生死轮回、死可复活的神的意象和祀神仪

7、式,表达了人类最初最深潜的生命希冀,即对有限生命的超越。例如苏杭地区广泛流传的《白蛇传》,白素贞和许仙的儿子与媚娘相爱,这不仅又是一次人鬼相恋,而且他们的模样也和父辈相同,仿佛是那段惊世骇俗的爱情的延续。细观《边城》,我们也可以发现这种无法言说的宿命。在小说着墨不多的翠翠母亲的悲剧,我们可以看成是翠翠悲剧的预演:她们同样是被两个男人所爱,同样是被其中一个人的歌声所陶醉,同样坚定的遵循了自己内心的感觉,只是结局不同:一个殉情而死,一个苦苦等待。因此,当老船夫“隐隐约约体会到一件事情—翠翠爱二老不爱大老,想到了这里时,他笑了,为了害怕而勉强笑了。其实他有点忧愁,

8、因为他忽然觉得翠翠一切全象那个母亲,而且隐隐约约感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