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通往斯德哥尔摩之路

莫言通往斯德哥尔摩之路

ID:28636847

大小:75.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12

莫言通往斯德哥尔摩之路_第1页
莫言通往斯德哥尔摩之路_第2页
莫言通往斯德哥尔摩之路_第3页
莫言通往斯德哥尔摩之路_第4页
莫言通往斯德哥尔摩之路_第5页
资源描述:

《莫言通往斯德哥尔摩之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莫言-通往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之路2012年12月10日,世界人权日。零点过后,身着黑色燕尾服的莫言先生从瑞典国王手中接过本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奖章、证书和奖金。因为欧债危机,这笔巨额奖金已经由1000万瑞典克朗缩减至800万,约合人民币750万。作为西方文化的“他者”,华夷传统使每一次中西文化的交际都在中国引发许多敏感的联想,特别是从1989年以来,每一次诺贝尔奖对中国的青睐都酿成一场充满政治色彩的文化风波。毫不例外,这次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社会各个层面都构成了一种暧昧而诡异的刺激。官方主流自然对莫言获奖甚

2、感欣慰,民间则掀起一股“莫言热”,从小说、品牌到高粱,莫言成为一种中国style;在文学界和知识界,关于莫言文学与思想的批判则更值得令人深思。从某种意义上,莫言所代表的正是权力体制下中国主流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一 战争的遗产在人类大多数历史中,中国一直是文明的象征,而中国人发明的火药本身就是这种文明的产物。火药原本是文明人用来对方野蛮的人武器,但火药并没有阻止中国被草原野蛮人征服。火药没有拯救中国,但却拯救了欧洲,并让欧洲人用火药征服了世界,实现了现代世界的欧洲化。因为火药,西方成现代文明的代名词。从近代到现代的

3、历史就是从火药到炸药的历史。这种可怕的力量不仅使人类成为地球的主宰者,更让一些人成为另一些人的主宰者。炸药给世界带来灾难,却给诺贝尔带来财富。“我更关心生者的肚皮,而不是以纪念碑的形式对死者的缅怀。”诺贝尔自诩是一位和平主义者,他认为人们之所以热衷于战争,是战争还不够可怕,所以,他发明了炸药。在后诺贝尔时代,两场炸药战争将人类带入到世界的末日,一切正如诺贝尔一般悲观。“我看不出我应得到任何荣誉,我对此也没有兴趣”。如果说战争是这个终身不婚的钻石王老五的最大成就,那么他的最大荣誉就是依靠硝化甘油积攒了一笔巨额财富,

4、然后用这笔战争遗产设立了一项永久性的世界大奖。作为对人类的嘲讽,诺贝尔的炸药为战争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能量,因而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死亡。1896年,深受心脏病困扰的诺贝尔拒绝了医生的处方,医生要他服用硝化甘油——炸药也是药。诺贝尔死于当年12月10日,从此以后,每年这一天就成为诺贝尔颁奖日。半个世纪后,刚刚经历两场炸药浩劫的人类发表了《世界人权宣言》,12月10日又成为国际人权日。炸药之父死去的那一天也是人权纪念日,或许,这只是一种巧合。作为一个科学天才,诺贝尔将他用炸药和战争积累的遗产留给了后来的科学才俊,同时,他没

5、有遗忘人类的心灵与良知。文学有关心灵,政治有关良知,诺贝尔设立了文学奖与和平奖,“一份给在文学方面曾创作出有理想主义倾向的最杰出作品的人;一份给曾为促进国家之间的友好、为废除或裁减常备军队以及为举行和平会议作出过最大或最好工作的人。”作为一个世界公民,诺贝尔没有祖国,甚至没有留给亲属一分钱。“我的明确愿望是,在颁发这些奖金的时候,对于授奖候选人的国籍丝毫不予考虑”。一个制造暴力和死亡的人最关心的是人的心灵,一个不爱国的人最关心的是世界和平,一个不热衷荣誉的人名垂千古,这就是诺贝尔悖论。人类历史上,或许从来没有一个

6、人愿意将自己的遗产留给全人类,而事实上,诺贝尔做到了,甚至他成为一个开创者。对诺贝尔身后的世界来说,他不仅留下了炸药,也留下了一份关于智慧与良心的奖励,而后者的意义似乎更大。有诺贝尔的瑞典没有战争,但这个世界并不都是瑞典。诺贝尔的炸药没有结束人类的战争,诺贝尔和平奖同样也没有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和平。在任何人为的评选中,真正的公平与公正都只是一种理想。特别是多元化的诺贝尔文学奖,屡屡因“遗珠”.---之憾遭人诟病。许多蜚声国际的大文豪竟然都无缘诺贝尔奖,如托尔斯泰、卡夫卡、易卜生、哈代、高尔基、左拉、博尔赫斯、菲茨杰

7、拉尔德、海勒和昆德拉等,而且这些人还都是欧洲作家。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有个典故:“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诺贝尔奖和它的获奖者一样,都是不完美的,甚至有时候显得有点偏颇与狭隘。挪威诺贝尔学院院长盖尔•隆德斯塔德曾说:“在我们106年的历史上,毫无疑问最大的疏失是没有把诺贝尔和平奖授予甘地。”圣雄甘地曾经获得5次诺贝尔奖提名,哈维尔也被多次提名,而博尔赫斯更是连续十几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但他们至死也未能获得诺贝尔奖。84岁的米兰•昆德拉已经获得6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诺贝尔文学奖自1901年设立以来,112年间共颁

8、发105次,获奖者109人。其中103人来自欧美文化区,仅有6人来自印度、以色列、土耳其、日本、中国。占世界人口一半的亚洲只占获奖人数的5%,而且泰戈尔的作品为英文,高行健的作品为法文,由此可见欧洲文化对诺贝尔文学家的垄断与主导是多么严重。从某种程度上几乎可以认为,诺贝尔文学奖只是欧洲文学奖,而不是世界文学奖。诺贝尔奖评选中的欧洲中心传统观念完全是对诺贝尔的世界主义的背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