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绍琴治疗肾脏病的经验

赵绍琴治疗肾脏病的经验

ID:28639127

大小:6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12

赵绍琴治疗肾脏病的经验_第1页
赵绍琴治疗肾脏病的经验_第2页
赵绍琴治疗肾脏病的经验_第3页
赵绍琴治疗肾脏病的经验_第4页
赵绍琴治疗肾脏病的经验_第5页
资源描述:

《赵绍琴治疗肾脏病的经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赵绍琴治疗肾脏病的经验赵绍琴(1918~2001),男,:北京人。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顾问。赵氏出生于三代御医之家。其曾祖父、祖父和父亲均在清太医院供职为御医。其父文魁公曾任清末太医院院使(正院长)。赵老自幼熟读医学典籍,得家学传授,于1934年继承父业悬壶北京。后又拜师于太医名医院御医韩一斋、瞿文楼,和号称北京四大名医之一的汪逢春,跟随三先生学习多年,尽得三家之真传。赵氏创造性地把温病卫气营血的理论应用到内科杂病治疗中,对一些疑难病症主张从营血进行辨证,如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等,均从营血论治,取得满意效果。尤其对现代医学中慢性

2、肾病研究更为深入,对中西医学关于慢性肾病的一些传统观点提出质疑,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理论,如慢性肾病非虚的观点,慢性肾病应当忌食高蛋白食物的观点,慢性肾病应当运动锻炼的观点,慢性肾病可遗传获得的观点,慢性肾衰竭可逆转的观点等。这些观点都是经过了大量临床实践的检验得到的。这些创新的理论不仅是赵绍琴学术特色的集中体现,而且也是对中医学术发展的重要贡献。一、学术思想(一)慢性肾炎非单纯肾虚论肾虚与肾炎的证治有异中医的肾虚,包括肾阴、肾阳、肾精、脑、髓、骨等之不足,故表现为腰酸腿软,阳痿早泄,遗精脱肛等。从诊断上看,是沉弱、沉迟、虚软,舌淡体胖,苔白滑润,质淡有齿印,盗汗畏冷,大便

3、稀溏,喜温喜暖,总之,全是一派虚损之象。目前现代医学对肾炎的认识,主要认为是双侧肾小球发生炎症性改变,本质上是免疫性疾病。从诊断上来看,尿中有蛋白、管型、红细胞、上皮细胞,或血肌酐、尿素氮升高。那么肾炎的临床表现如何辨证呢?这是决定肾炎疗效的关键。赵氏在临床中体会,慢性肾炎甚则发展到尿毒症阶段,临床上大都表现脉弦、细、滑、数,沉取尤甚,舌质红绛且干,心烦急躁,大便干结,伴有神疲乏力,或舌淡滑润,时有下肢浮肿,纳谷不香等。如果圄于成见,不能详审细参,单纯注意舌淡滑润,下肢浮肿,纳谷不香等症状,加上一般认为肾炎病是肾虚,就可能轻易辨为脾肾阳虚而投以八味丸之属。这就等于抱薪救火,病无愈期

4、。脉沉主里病,沉脉又是气脉,也是水邪蕴蓄之脉,沉濡或沉软,濡软主湿浊痰饮。若肾炎病人诊为沉濡之脉,反映痰饮湿滞蓄积中焦,或湿滞下焦,按之弦细滑数,弦主肝郁,滑数主痰火郁热,细主阴伤。重按仍有弦细滑数之感,实质上反映肝郁痰火内蕴不解,结合舌绛干红起刺,心烦梦多,大便干结,可以诊断为内有郁热。湿郁气机,周身气血流行不畅,经脉失和,而见神疲腰痛,湿郁于内,气机受阻,肠腑传导失常,故大便稀溏,此便溏绝非脾虚、肾虚,不可以按虚论治,此乃湿郁之象。因此,不能将湿郁和肾虚混为一谈。总之,辨证着眼于热郁于内,湿阻不化,这种湿热混合,何为主何为次,是错综复杂而非单纯的。热郁者清透,湿阻者芳化,投以八

5、昧、六味,用填补之法,南辕北辙,与病无益。-页脚---赵氏曾在《文魁脉学》中谈及:“治疗慢性肾炎,不知从何时开始,专一补肾,用药不外六味、八味、左归、右归……思想中就是补下元、温命门,究竟这种方法能否解决肾脏的炎症?一般认为久病数年,阳气必虚,又有浮肿不退,故用益气补中、填补下元,故用参、芪、桂、附,再则二仙汤等。赵氏每诊此证,脉多细小弦数,或细数有力,舌瘦唇红,苔干质绛,口干心烦,急躁夜寐不安,大便干结。”又“沉兼迟,沉迟而按之略有急意者,脉象貌似里寒而实属实象,此乃热郁不解,或痰浊互阻气机,治之当开郁化痰。”明明热郁阴分,何以舍脉而补下元,温命门?临床凡遇此等脉证者,每用甘寒育

6、阴,少佐活血通络等法,收效甚捷。久病虽有阳虚一面,在临床用药时必须从脉、舌、色、症这些客观实质检查为依据,切不可凭想象从事。(二)慢性肾病宜动不宜静论现代医学对于慢性肾病的调养原则是静养为主。对于一般病理要求卧床休息,病情严重者则要求绝对卧床。这已成为临床惯例,很少有人对此提出质疑。赵氏依据中医基本理论并通过大量的临床验证,总结出慢性肾病宜动不宜静的新观点。慢性肾病患者卧床静养对其肾脏的修复不利,并有可能促使肾脏趋向于萎缩;而坚持适度运动有助于肾脏功能的恢复,促进受损肾组织的修复,并有防止肾萎缩的作用。中医理论认为,恒动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从宇宙天体到人体内环境,无处不动,无时不动

7、。古代医家谓“动而中节”则“生生不息”,今人讲“生命在于运动”,都说明了“动”是人生命的表现形式,也是人生理的基本需要。慢性肾病的基本病机是血行瘀滞,不管是肾脏的微循环障碍,还是肾实质的硬化萎缩,在中医看来,都是血行瘀滞络脉瘀阻。治疗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活血化瘀。患者的日常调养也当以此为准。静则血滞,动则血畅,是一定不移之理,这就是慢性。肾病宜动不宜静的原因所在。用药物活血化瘀治疗只是综合治疗的一个方面,还需要患者密切配合,坚持进行主动的自我运动锻炼,通过身体肢节的活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