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分离蛋白地功能特性

大豆分离蛋白地功能特性

ID:28699700

大小:3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13

大豆分离蛋白地功能特性_第1页
大豆分离蛋白地功能特性_第2页
大豆分离蛋白地功能特性_第3页
大豆分离蛋白地功能特性_第4页
大豆分离蛋白地功能特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豆分离蛋白地功能特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文案大豆分离蛋白的功能特性上一篇/下一篇 2009-02-2621:01:37/个人分类:蛋白资料查看(116)/评论(0)/评分(0/0)大豆分离蛋白的功能特性是指蛋白质在食品加工中,如制取、配制、加工、烹调、贮藏、销售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理化特性的总称。其功能特性主要有乳化性、水合性、吸油性、胶凝性、溶解性、发泡性、粘性、结团性、组织性、结膜性、调色性等十一大功能,现分述如下:一、乳化性:乳化性是指将油和水混合在一起形成乳状液的性能。   大豆分离蛋白是表面活性剂,它既能降低水和油的表面张力,又能降低水和空气的表面张力,易于形成稳定的乳状液。乳化的油滴被聚集在油滴表面的蛋白质所稳定

2、,形成一种保护层,这个保护层,可以防止油滴聚集和乳化状态的破坏,促使乳化性能稳定。在烤制食品、冷冻食品及汤类食品的制作中,都有利用大豆蛋白作乳化剂的,使制品状态稳定。分离蛋白的乳化能力,常受pH值及电离强度的影响,碱性条件最为有利。例如:在pH为7,电离强度为0.O5时,乳化能力为5ml油/mg蛋白质;在pH为7,电离强度为0.03时,乳化能力为3.5ml油/mg蛋白质。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二、水合性:大豆分离蛋白沿着它的肽链骨架,含有很多极性基,所以具有吸水性、保水性和膨胀性。   吸水性一般指蛋白质对水分的吸附能力,它与Aw(即水的活力),pH值、浓度、蛋白质的颗粒大小、颗粒结构、颗粒表

3、面活性等都是密切相关的。随着Aw的增强,其吸水性发生快到慢再到快的变化。pH值与吸水能力成正比,其pH值愈高,吸水能力越强。蛋白质的浓度(含量)对其吸水性影响较大,分离蛋白的吸水力比浓缩蛋白要强许多,而且前者几乎不受温度的影响。      除了对水的吸附作用外,大豆蛋白质在加工时还有保持水分的能力,其保水性与粘度、pH值、电离强度和温度有关。盐类能增强蛋白质吸水性却削弱分离蛋白的保水性。最高水分保持能力在pH=7,温度35-55℃;时,为14g水/g蛋白质。膨胀性即蛋白质的扩张作用,是指蛋白质吸收水分后会膨胀起来。它受温度、pH值和盐类的影响显著,加热处理增加大豆蛋白的膨胀性,80℃时为最好

4、,70℃-100℃之间膨胀基本接近。盐类(氯化钠0.1-0.4ml/l)能显著地降低分离蛋白的膨胀率(约60%)。膨胀率还随pH值增加而加大,如pH值从5到9,膨胀率增加2倍。三、吸油性:分促进脂肪吸收和控制脂肪吸收两个作用。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   分离蛋白吸收脂肪的作用是另一种形式的乳化作用。分离蛋白加人肉制品中,能形成乳状液和凝胶基质,阻止脂肪向表面移动,因而起着促进脂肪吸收或脂肪结合的作用,可以减少肉制品加工过程中脂肪和汁液的损失,有助于维持外形的稳定。吸油性随蛋白质含量增加而增加,随pH值增大而减少。分离蛋白在不同的加工条件下也可以起到控制脂肪吸收的作用,如能防正在煎炸时过多地吸收

5、油脂,这是因为蛋白质遇热变性,在油炸面食的表面形成油层。四、胶凝性:(又称凝胶性)是指蛋白质形成胶体状结构的性能。它使分离蛋白具有较高的粘度、可塑性和弹性,既可做水的载体,也可做风味剂、糖及其它配合物的载体,这对食品加工极为有利。   大豆蛋白质的分散物质经加热、冷却、渗析和碱处理,可得到凝胶。其形成受固形物浓度、速度、温度和加热时间、制冷情况、有无盐类巯基化合物、亚硫酸盐或脂类的影响,蛋白含量愈高,愈易制成结实强韧性的、有弹性的硬质凝胶,而蛋白含量小于70%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的,只能制成软质脆弱的凝胶。蛋白质分散物至少高于8%才能形成凝胶,温度要随浓度的增加而升高才能达到理想凝胶性能。1

6、1S(S为聚合度)球蛋白制成的凝胶比7S球蛋白制成的凝胶更为坚实,更易恢复原状,这是因为它们的球朊对加热变性的敏感度不同。五、溶解性:是指蛋白质在水溶液或食盐溶液中溶解的性能。其溶解的程度称为溶解度。平时所说的溶解性一般指水溶性。溶解性好的蛋白质其功能性必然好,具有良好的凝胶性、乳化性、发泡性和脂肪氧化酶活性,易于食品的加工利用,掺和到食品中就比较容易。大豆蛋白质的溶解性受原料的加热处理。溶出时的液比(加水量),pH值、共存盐类等条件的影响很大。    加热会导致大豆蛋白变性,降低溶解度,所以在处理原料时加热温度不能太高,或采用干法加热(即原料大豆的水分含量不高并无水蒸气存在时高温加热)。液

7、比对大豆蛋白质溶解度的影响也比较大,尤其是加热浸出时液比的影响更大。液比在5倍以下时,蛋白质浸出率急剧下降,蛋白质分子间容易进行相互反应,使溶解性降低。一般液比在1:10左右为合适。pH值对球蛋白影响较大,在pH值4.2-4.6时,球蛋白几乎不溶解。共存盐类对溶解度也有影响,如有氯化钠和氯化钙存在时,即使在等电点范围内pH4.2-4.6也能溶解。另一方面,一些盐类(如石膏粉)能降低蛋白溶解度,可作沉淀剂。精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