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中华 文化强国.doc

大美中华 文化强国.doc

ID:28736360

大小:3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3

大美中华 文化强国.doc_第1页
大美中华 文化强国.doc_第2页
大美中华 文化强国.doc_第3页
大美中华 文化强国.doc_第4页
大美中华 文化强国.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美中华 文化强国.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美中华文化强国——群雕《奥运马球——伦敦2012》策划申请在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强国”大战略之际,中央关于文化的政策引起了著名雕塑艺术家黄剑的思考,她认为艺术家也应积极能响应六中全会的号召,创作出能够传播中国文化和理念、唤醒民众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情感、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力的艺术作品,为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思考引发了创作的灵感和激情,黄剑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灵感,视野向国际社会打开,创作出一组旨在以文化促进中国外交、传播中国文化、扩大中国文化影响力的群雕作品——《奥运马球——伦敦2012》。黄剑策划将群雕作品《奥运马

2、球——伦敦2012》置于2012年伦敦奥运会现场,并对这组雕塑的理念加以延展,拓展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影响力,真正使其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现将雕塑方案和相关文化活动策划方案汇报如下,希望得到各位领导的关注、指点和支持:一,《奥运马球——伦敦2012》群雕雕塑方案【位置】英国伦敦奥林匹克公园【群雕描述】中国盛唐的唐明皇和杨贵妃、英国首相丘吉尔、英国王子威廉王子,四位人物来自于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热爱马球运动。群雕使四个人穿越时空,汇聚于英国伦敦奥林匹克公园,共同参加同一场马球赛。唐明皇、杨贵妃居中,丘吉尔和威廉分居左右,寓意马

3、球文化从中国的起源向欧美的传播和延伸,也寓意中国将通过文化影响力进一步巩固在国际的地位。人物的形象和动作代表其本身的性格特质。唐明皇俯下身去,力争击球,代表了中华民族积极奋进、力争上游的精神面貌;杨贵妃身如飞燕,丰盈妩媚,是中华文化丰繁华美的象征。丘吉尔动作强势有力,表现出政治家强悍、果敢、坚毅的面貌;威廉王子则身姿俊美,风流倜傥,流露出皇室贵族的高贵气质。群雕人物动感十足,动作相互呼应,轮廓精致优美。这些来自不同时空的人物通过马球运动在这种差异中达到一致、和谐,体现出当代奥运会的包融性和超越性力量,打造出奥林匹克场地的现代性的强大气场。群雕的

4、说明牌是奥运五环的标志,五环的中心点雕刻着马球。五环的上方浮雕着伦敦奥运会的LOGO,外沿的四个环中分别雕刻着“奥运马球”的中文、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字样,体现奥林匹克盛会的多元性和融合性。【雕塑意义】以群雕《奥运马球——伦敦2012》作为国礼赠予伦敦奥运会。借奥林匹克运动会这样的国际性大舞台和全世界密集交流的良机,延续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记忆,展示中国蓬勃向上的文化形象,对中国文化进行积极传播,促进中外文化的互动交流,更是对奥运会源远流长的体育精神的发掘和阐释。【延伸活动】此方案可无限延伸。《奥运马球——伦敦2012》将铸成两组,一组永久坐

5、落在英国伦敦,另一组在其它国家巡展,一年巡展一个国家,直到2016年奥林匹克大会在巴西举行时到达盛会举办地里约热内卢,并在《奥运马球——伦敦2012》的基础上再增加两位热爱马球运动的巴西名人,命名为《奥运马球——里约热内卢2016》。《奥运马球——里约热内卢2016》也将有两组,一组永久坐落,一组巡展……以此类推,《奥运马球——里约热内卢2016》群雕系列将如滚雪球一样,人物越来越多,由四个变成六个,六个变成八个,八个变成十个……影响力越来越大,最后遍及全世界。这一计划将使《奥运马球》系列承担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在奥运会举办地留下地标性艺术,更

6、是作为奥运文化和奥运精神的载体,使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事情,并在奥林匹克盛会上留下标志性的永久纪念。二,《奥运马球——伦敦2012》对于“文化强国”的意义作为在第一时间响应十七届六中全会号召的艺术家,黄剑在雕塑题材的选择上煞费苦心,希望选出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题材。最终,她选择了马球。因为马球发展的历史可证明马球是中外文化交流和发展的产物,是向国外传播并形成强大影响力的代表性中国文化之一。马球始于东汉,盛于唐,在唐朝皇宫贵族和军队中流行。唐明皇酷爱马球,有“马球皇帝”的雅誉,常与杨贵妃等众妃嫔纵球嬉戏,一时成为盛行的社会风尚。后来

7、马球流传到印度,再传到欧美,渐渐演变为现代马球运动,成为西方贵族和上流社会热衷的体育项目之一。马球盛行的时代是中华民族文化繁荣的鼎盛时期。从东汉到明清,中国古代的文人骚客多有诗歌记录马球运动。三国时曹植的《名都篇》有“名都出妖女,京洛出少年。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揪间。连骑击鞠壤,巧捷惟万端”的诗句,其中的“击鞠”就是打马球。宋朝王直的《端午日观打球》描写了打马球的热闹场面:“玉勒千金马,雕文七宝球。鞚飞惊电掣,伏奋觉星流。炎页过成三捷,欢传第一筹。庆云随逸足,缭绕殿东头。”名师画匠也很喜爱这一生动的运动题材。唐章怀太子墓中出土有《打马球图》,宋人

8、李公麟曾作传世名画《明皇击球图卷》,明《宣宗行乐图》长卷中也绘有明宣宗赏马球的画面。唐朝的马球俑、马球图案铜镜的出土更说明了当时马球文化的盛行。清朝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