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分异实例研究

地域分异实例研究

ID:28737787

大小:2.32 M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13

地域分异实例研究_第1页
地域分异实例研究_第2页
地域分异实例研究_第3页
地域分异实例研究_第4页
地域分异实例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域分异实例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海南大学课程论文课程名称:综合自然地理学题目名称:地域分异实例研究之黄山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专业班级:土地资源管理系1班               姓  名:汪宇岚               学  号:20110607310023-6-地域分异实例研究之黄山一、黄山的地理位置  黄山区地处安徽省南部,位于东经117°50°—118°21′,北纬30°00°—30°32′之间,东连绩溪,东南与徽州区毗邻,西接石台、青阳,西南与休宁、黟县交界,东北同泾县相依,总面积1775平方公里。整个黄山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东西长约30㎞,南北宽约40㎞,面积约1200㎞²二、地带性特征和分异描述(

2、1)、温度的地带性分异特点黄山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接近与海洋性气候,夏无酷暑,冬少严寒,四季平均温度差仅20℃左右。夏季最高气温27℃,冬季最低气温-22℃,年均气温7.8℃,夏季平均温度为25℃,冬季平均温度为0℃以上。受太阳辐射物理过程的支配,日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中午前后,而日最低气温出现在午夜至凌晨前。黄山全年气温表黄山温泉以下的积温分布:稳定通过10℃的年平均积温4200-5000℃;温泉到云谷寺为3600-4200℃;云谷寺、半山寺一线3000-3600℃;玉屏楼以上,全年积温为2100-2400℃。高山年积温仅相当于平原、丘陵地区热量的一半。由积温分布可以看出黄山属于亚热带。

3、(2)、降水的地带性分布特征-6-皖南山区是安徽的多雨量中心之一。其中年雨量最大值就出现在黄山光明顶(2369.3mm)。黄山的南侧1720.0mm,北侧1774.7mm,黄山的东西两侧分别是1573.4mm和1761.9mm,均少于光明顶。黄山降水有以下三个特点:1、春夏降水集中黄山区域春季(3月-5月)和夏季(6月-8月)两季降水尤为集中,光明顶(1840.4米)分别达到720.2毫米和1030.9毫米;南坡200米高度以下区域分别为580毫米和660毫米,北坡200米高度以下区域分别为550毫米和580毫米,这个区域春夏两季雨量之和占全年雨量的70%以上。2、降水差异明显温泉、半山寺、

4、云谷寺、玉屏楼、北海和光明顶之间的水平距离不超过三公里。如处在平原上,它们的月、年降水量应该相差不大。但在黄山,它们各自的降水量与山脉的高度、走向、地理位置、气流的水汽含量、温度等有很大关系。黄山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海拔1660米的北海到1340米的半山寺之间,而玉屏楼处降水又最少。3、梅雨季节明显黄山区域一般在6月中旬入梅,7月中旬出梅,梅雨期长达一个月左右。梅雨量通常占全年雨量的25%-30%。黄山光明顶气象站的观测记录是,梅雨量年平均为500毫米左右,屯溪观测记录330毫米。梅雨量的年际变化很大。多雨年份可以超出正常年份的1倍以上,空梅年份,梅雨量很少。全年降水分布表(3)水热条件对比关

5、系的地带性分布特征-6-黄山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属于东南季风气候型,四季分明,水热条件优越,气候温暖,降水充沛,黄山气候的总特征是:春湿、夏凉、秋燥、冬寒。黄山顶上年降水量平均为2369.3毫米,年雨日平均为180.6天,积雪日平均为32.9天,雾日平均为259.0天,大风平均为118.7天,年平均气温为7.9度,年最高气温平均为25.1度,年最低气温平均为-17.6度。(4)、水热分异对土壤植被的影响黄山市中低山地大部分为黄壤,山地黄棕壤,土层较厚,石砾含量较高,透水透气性能良好,肥力较高,有利于木、茶、桑和药材生长。丘陵地带多为红壤和紫色土,质地粘重,酸性,肥力很差,但光热条件好,适

6、宜栎松、油茶等生长,山麓盆地与平原谷地多砂壤土、溪河两岸多冲积土,适用于农业耕作。而由于水热资源十分丰富,适宜多种林木、茶叶、果树及农作物生长。    土壤的基本性质是和土壤形成的自然条件有着密切联系。因为在黄山的不同高度,生物气候条件是不同的,所以的土壤有着明显的垂直分布。1、山地黄红壤分布在700米以下地区,仅河滩、溪谷等地发育着零星冲击性土壤,其他绝大部分地区为山地红黄壤。2、山地黄壤分布在700米—1100米地区,在温热湿润的气候条件下以及在有机酸的作用下,岩石内的铝硅酸盐风化,与水结合形成含水的铁铝矿物,使土壤呈现黄色。3、山地黄棕壤分布在1100米—1650米地区,由于所处地形部

7、位高,气候较湿冷,风化过程弱,其剖面有较强的酸性反应,为山地黄壤与典型棕壤之间的过渡类型。4、山地草甸土分布在1650米以上地区,气候寒冷,山风很大,生长着茂密的草甸植物,土壤形成过程中生草过程占优势,生长成比较厚的腐殖质层。通过以上分析,黄山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地处中亚热带北缘、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地带。三、非地带性特征和分异描述(1)地质基础-6-黄山在大地构造上属下扬子台坳的皖南凹陷褶皱断裂带西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