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徐志摩诗歌的浪漫情调

论徐志摩诗歌的浪漫情调

ID:28744017

大小:46.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13

论徐志摩诗歌的浪漫情调_第1页
论徐志摩诗歌的浪漫情调_第2页
论徐志摩诗歌的浪漫情调_第3页
论徐志摩诗歌的浪漫情调_第4页
论徐志摩诗歌的浪漫情调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徐志摩诗歌的浪漫情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徐志摩诗歌的浪漫情调(定稿)钟英【摘要】在中国现代新诗史上,在康河的柔波里,有一位追逐“爱”、“自由”和“美”的诗人,他就是徐志摩。本文通过对徐志摩诗歌经典文本的解读,分析了徐志摩诗歌的浪漫情调,探讨了徐志摩诗歌浪漫情调的成因,以及浪漫情调下的理想悲剧,试图走进他的浪漫世界,去感受一个诗人的成长过程及其短暂人生中的浪漫气氛。【关键词】徐志摩;浪漫情调;康桥;理想悲剧浪漫一词在《新华字典》里的解释是:“富有诗意,充满幻想”。而文学中的浪漫主义它的创造特色是强调主观与主体性,侧重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象提

2、到创作的首位,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超越现实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理想中的形象。古今中外的文学创作自始就有这种特色。如中国屈原、李白的诗歌和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德国的歌德和席勒、法国的雨果和乔治·桑、英国的拜伦和雪莱等人的作品中都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而徐志摩的人生恰恰就是“富有诗意,充满幻想”的人生。从童年到成年,他总是生活在幻想的世界里。“童年的徐志摩心头贮满千奇古怪的幻想,他爱天上闪烁的星,他爱活泼跳动的水,他爱枝头的花,他爱地上的草,他更羡慕翱翔在蓝天白云间的大鹰。他幻想自己背上像安琪儿那样长出

3、一对粉嫩嫩的肉翅来,到月宫里去攀桂花树,到银河里去钓大鱼,这和他成年后浪漫不羁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他嫌地面太脏,他嫌地球太小,他要冲破空气的笼牢。到广碧的宇宙去遨游,到万里外去寻找一颗不灭的明星。”他的诗歌也是“侧重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象提到创作的首位”的诗歌。常常以温馨和想象、清新的气息引起人们的关注。徐志摩1921年始作新诗,“拜伦,雪莱,济慈一代诗风,给了他诗灵冲动最初的灵感。”-..他继承了英国第一代浪漫派的人侧重感情,歌颂自然,制造幻异,寻求口语的特点,他讴歌自然界神秘的美。他全盘接受了个性解

4、放的思想,他美化自己憧憬的爱情,向往着自己的世界,永远地活在了自己的理想中的世界。一、浪漫是徐志摩诗歌的主要感情基调徐志摩是一个被称为创造思想比较复杂的人,人们对他的评价也是众说不一,毁誉参半。“评论家们以《再别康桥》等来概括徐诗的价值,是一个极大的偏差。”他们认为:“《再别康桥》、《山中》一路诗,有轻灵婉约之美,温馨的图像与温存的心意相融合……”但是“外形光润与美听,毕竟只能与温婉的情思微淡的内容相谐媲,只能综合成一种小巧的美,一种更富古典诗艺色彩的美,与现代生活呼唤的现代诗美相去辽远,一个诗人多写这一路

5、诗,便否认的是在半个世纪以前,一曲《再别康桥》、《沙扬娜拉》等婉约、柔丽而轻快的篇章,不知迷醉了多少人,人们更多的是陶醉在他浪漫的情调中,久久不能平静。更多的人认为他是浪漫主义诗人,这不仅仅是因为一首《再别康桥》也包括他充满浪漫色彩的短暂的一生。徐志摩说过:“他这一生的周折,大都寻得出感情的线索。”所谓的“感情线索”也就是他的浪漫情怀和追求完美的感情在作祟。从康桥给他以灵感,从事新诗开始,他就开始了自由不羁的浪漫生涯的开始,他为了向“传统宣战”做了“中国的第一离婚男人”、为了在“茫茫人海中寻找女人身上的半个

6、灵魂,与自己的半个灵魂,合成一个完整的灵魂。”不顾世俗的看法,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与张幼仪离婚,苦苦追求着他乞求的半个灵魂——林徽因。他只因与曼斯菲尔德“不死二十分钟”的交往,从此不涉足官场政界。而他从孙伏园手中接任《晨报副镌》当主编时,他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了“……我不愿说的话,你逼我求我,我都不说的。我要说的话你逼我求我,我都不能不说的。”直率的浪漫主义宣言。而与陆小曼的结合是他在浪漫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与三纲五常,道德人伦的斗争行为,小曼在他眼中已成了理想的化身,越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他越是执着的追求,孜

7、孜地追求着他理想中的世界。谈到徐志摩诗歌中的浪漫情调,《再别康桥》堪称是他的诗作中的绝唱。里面的字句风格轻快,带有异国的浪漫情调,词句间充满节奏感。“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是他最为脍炙人口的一句,也似乎预示他的富有传奇色彩的匆匆一生,人们往往用这首诗来评价徐志摩的诗歌成就。-..《再别康桥》其实也是他浪漫生涯的开始,起初徐志摩是被英国哲学家罗素的思想所吸引,奔向了大西洋。但是似乎冥冥之中注定他的生活将被诗化,他到了伦敦之后,罗素却去中国讲学了。茫然之际,经友人介绍结识了狄更生,他看出了徐志摩的烦闷,

8、劝他换个环境,并安排他到康桥去。从此徐志摩才接触了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在康桥开始了新的生活。康桥是浪漫大师拜伦的母校,志摩在这里一头沉浸在了浪漫主义文学的海洋里……康桥给了他无尽的美好的回忆,康桥是萦绕他一生的情结。康桥在他笔下焕发了无穷的魅力。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因为有了《再别康桥》,它才显得那么的美丽动人,才会吸引我们宁愿“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水草!”也是因为康桥的氛围,给了诗人无穷的才华。除了《再别康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