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doc

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doc

ID:28761605

大小:3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4

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doc_第1页
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doc_第2页
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制作人:姜雪锦审核人:【学习目标】1、掌握建国后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杰出科学家的事迹;2、分析科技发展的原因和意义;3、通过学习几位科学家的事迹,找出这些科学家成功的共同原因,学习他们为振兴中华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的优秀品质,继承和发扬他们的光荣传统。4、初步掌握863计划和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应用;5、分析863计划制定的必要性、紧迫性;6、探究计算机网络给青少年网民带来的影响。【重难点】1.重点:“两弹一星”的研制和“籼型杂交水稻”及“863”计划的内容2.难点: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独立完成预习

2、案,在完成预习问题的基础上,再通过阅读课本,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内容及历史意义;认识中国民主与法治建设的加强。并完成知识的梳理。并且记录自己的疑问。【预习案】知识导学(根据提示在书上勾画并补充)思维引导一、“两弹一星”(1)原子弹:年月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的和平具有重要意义。(2)导弹:年月,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试射成功。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3)卫星: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为世界上第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4)邓稼先:为我国的“两弹”事业做出突出的贡献,被誉为

3、。二、农业成就: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被誉为。袁隆平被誉为。三、863计划1.提出:年月,四位老科学家联合向中共中央写信,题为《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议》。2.实施:作出批示,经过科学家的论证,形成。3.内容:最初选择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七个领域,1996年又加入,共八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四、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1.背景:20世纪末,人类进入了高度的中华民族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科技成就,但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科技大大落后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哪些举世瞩目的成就?试分析一下旧中国科技落后、新中国科技

4、发展的原因。成就:原子弹爆炸成功;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袁隆平育成籼杂水稻。原因:这时代。上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2.应用:人们可以在网上浏览、查询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料,通过电子邮件发送信件,通过网络进行购物、上课、看病等。3.影响:以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化正在改变着世界,引起经济和社会的深刻变化。网络是把双刃剑。与国家的政治制度与经济基础是密切相关的。旧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和经济基础的落后导致科技落后。新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经济实力迅速增强,中央政府有又重视科技,所以发展很快。【知识树】【我的疑问】【探究案】材料一:伟大的事业产生伟大的精神。在我国

5、“两弹一星”事业的奋斗历程中,广大研制工作者培育和发扬了一种崇高的精神,这就是“两弹一星”精神。(1)材料中的“两弹一星”指的是什么?“两弹一星”精神是一种什么精神?(2)材料二“他增产的粮食实质上降低了人口增长率。他在农业科学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他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唐·帕尔伯格《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1)结合材料可知,他是,被国际农学界誉为“”。(2)他的主要贡献是什么?(3)结合材料二,谈谈他的贡献对我国和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材料三目前,863计划已经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特别是高技术研究发展的一面旗帜。更为重要的是,863计划所取得的成就对于提升

6、中国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增强民族自信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结合材料说说“863”计划实施的意义?(2)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发展高科技的认识。【迁移应用】1.1964年10月16日,寓居美国的李宗仁向来访者说:“西方人终于将我们视为一个智慧的民族了。”导致西方人观念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B.中国建成了大亚湾核电站C.中国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D.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2.奥本海默是美国的原子弹之父,而被美籍华人杨振宁称作“中国的奥本海默”的是()A.袁隆平B.邓稼先C.钱学森D.李四光3.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是在()A.

7、1964年10月B.1966年10月C.1967年10月D.1971年10月4.2010年1月11日资深航天专家孙家栋荣获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由孙家栋担任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或工程总师的卫星就有34颗,占整个中国航天飞行器的三分之一,被业界公认为中国的“卫星之父”。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A.亚洲一号B.神州一号C.东方红1号D.嫦娥一号5.“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标志性的事件,它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在21世纪已经走在了欧洲和日本的前面。”这里的“它”指的是成功发射了()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