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中考冲刺:信息给予题(提高) 知识讲解

化学中考冲刺:信息给予题(提高) 知识讲解

ID:28816701

大小:41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14

化学中考冲刺:信息给予题(提高) 知识讲解_第1页
化学中考冲刺:信息给予题(提高) 知识讲解_第2页
化学中考冲刺:信息给予题(提高) 知识讲解_第3页
化学中考冲刺:信息给予题(提高) 知识讲解_第4页
化学中考冲刺:信息给予题(提高) 知识讲解_第5页
资源描述:

《化学中考冲刺:信息给予题(提高) 知识讲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精品中考冲刺:信息给予题(提高)【中考展望】信息给予题又称为新情景题,是把教材上没有介绍过的新知识以信息的形式告诉学生。信息给予题一直是中考化学试题中的重要题型,试题构思巧妙,题材鲜活,命题角度新颖,思维富于灵活性和创造性,能较好地考查学生对信息的提取、加工、处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课改的深入实施,这种突显时代与生活气息的试题,已成为中考命题的一个热点,在未来的中考中,该类试题将会有增无减,所占分值,将逐年递增。【方法点拨】一、信息给予题的题型特点(高清课堂《信息给予题解题技巧点拨》)1.一般信息

2、给予题分为“题千”部分和“问题”部分。题干部分提供解题所需的信息,其来源往往是后续学习的内容、生产生活实践、新闻媒体报道、科学技术前沿、历史事件记载和社会热点及焦点问题;问题部分主要是围绕题干所给的新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进行设问。2.信息给予题一般具有“高起点、低落点”的特点,解答时要求学生运用题中所给信息,迁移所学知识,经过综合分析,最后得出结论。3.信息给予题从题型看,可分为新知旧景题、新景旧知题及新知新景题。二、信息给予题的解题方法和策略1.新知旧景类题:此类信息给予题的特点是

3、:题目提供的知识和方法是学生未学过的、新范围的(即新知识或新信息),而题目所涉及的情景却是学生熟悉的、常见的(即所谓旧景),解答此类题目的方法是结合提出的问题,筛选有价值的信息,从中概括出新知识、新方法进行类比推理。2.新景旧知类题:此类信息给予题的特点是:题目本身提供了一个新景或新信息,但解决问题所用的知识和方法却是学生已具备的(即所谓“旧知”)。此类题多属于联系科学、技术、新闻、社会和环境的热点题,具有时事性和教育性。解答此类题时,要从题目中获取新信息,联系已学知识,综合分析,最终得出结论。3.

4、新知新景类题:此类信息给予题的特点是:题目本身提供新信息,创设新情景,且解答问题所需要的主要知识和方法学生没有学过,而由题目来提供。解答此类信息题的策略是:先对题目进行仔细阅读,在此基础上对题目进行深入的理解,并掌握题中所涉及的新知识和新方法,最后运用新知识和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典型例题】类型一、新知旧景类题1.1909年化学家哈伯在实验室首次合成了氨。2007年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哈伯研究所证实了氢气与氮气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将氢气和氮气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

5、的条件下合成氨(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2)用分别表示N2、H2、NH3。观察下图,写出符合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反应过程的顺序________(将下面五张图按反应过程顺序用序号排列)。(3)表面化学对于化学工业很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的过程。精品在潮湿的空气里,铁表面吸附了一层薄薄的水膜,同时由于空气中O2的溶解,水膜呈中性。若空气中CO2溶解,水膜呈酸性,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可使尾气中的CO和NO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反应,产生两种空气组成

6、中的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思路点拨】可以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质量守恒定律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例如,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反应生成两种空气组成的气体,那么应该是氮气和二氧化碳。化学变化的实质为:反应物的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成原子,然后这些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结合微观结构图理解化学变化的过程是本题的一个难点。【答案】(1)N2+3H22NH3(2)⑤④①②③(3)H2O+CO2=H2CO32CO+2NON2+2CO2【解析】(1)H2和N2合成NH3;(2)催化剂的作用,先将H2和N2分子从无规

7、则变成有规则,然后将H2和N2分子变成H原子和N原子,氢原子和氮原子组合成氨气分子,氨气分子离开催化剂表面;(3)CO2与H2O反应生成H2CO3,CO和NO反应生成N2和CO2。【总结升华】正确解读题目给出的信息是解决信息类题目的关键,要善于从信息中捕捉最有效的信息用来处理问题。举一反三:【变式】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知道过氧化钠(Na2O2)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于是他们做了以下探究实验。实验1:向包有过氧化钠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请你对脱脂棉燃烧的原因进行分析:。

8、实验2:向盛有过氧化钠粉末的试管中加入水,充分反应后,取试管中的少量溶液放入另一小试管中,加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过了一会儿,红色又褪去了。【提出问题】溶液为什么先变红,过了一会,红色又褪去了呢?【猜想】甲同学认为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的缘故。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猜想不正确,理由是。【查阅资料】①滴加酚酞呈现红色的溶液遇到H2O2时,H2O2可以破坏酚酞的结构,使酚酞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再显红色;②酚酞在稀碱性溶液中稳定显红色,而在浓氢氧化钠等溶液中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