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道德的起源、本质和社会作用.doc

第三章道德的起源、本质和社会作用.doc

ID:28831226

大小:2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4

第三章道德的起源、本质和社会作用.doc_第1页
第三章道德的起源、本质和社会作用.doc_第2页
第三章道德的起源、本质和社会作用.doc_第3页
第三章道德的起源、本质和社会作用.doc_第4页
第三章道德的起源、本质和社会作用.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三章道德的起源、本质和社会作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三章道德的起源、本质和社会作用  教学目的:本章主要阐述道德的起源、本质和社会作用。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道德的起源,掌握道德的本质,认识道德的社会作用。教学重点及难点:1、科学的道德起源2、道德发展进步的规律3、道德的本质4、正确评价道德的社会作用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讨论法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第一节道德的起源一、旧伦理学的道德起源说1、神启论:神启论把道德起源归结于神秘的天启和神的意志,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道德起源说,认为道德是神意或天意的产物。2、天赋论:是主观唯心主义的道德起源说。

2、认为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是道德的起源,没有看到道德是人们长期社会实践活动发展的产物。3、情感欲望论:这是旧唯物主义的道德说。认为道德起源于某种自然的欲望或情感,比天赋道德论要具有某些合理性,因为他们看到了人的情感欲望的后天性和社会性,看到了立于情感欲望之上的利益对人类道德的决定作用。4、动物本能论:也是一种旧唯物主义的道德起源说。这种理论是将达尔文主义揭示的生物进化规律牵强地移植到社会生活领域的体现,认为道德是动物的合群性或社会本能的简单延续和复杂化。其错误在于混淆了人类社会和动物界的区别。5、衣食决定论

3、:是旧唯物主义的道德起源说。这种观点初步看到了道德与物质生活条件的某些联系,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思想。总之,旧伦理学关于道德起源的各种理论,尽管内容不同,性质有别,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都是离开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离开人的社会实践去研究考察道德的起源问题,其世界观是唯心史观,方法是形而上学的。当然他们都是人类道德认识史上的一个阶段或一个缓解,他们的理论错误及其蕴含的某些合理因素,都将成为我们探讨道德起源时可借鉴的资料。二、科学的道德起源论1、劳动过程是道德产生的源头: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的产生受到主

4、客观两个方面的制约。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这些都是在劳动过程中实现的。2、社会分工是道德从萌芽到形成的关键因素:人类道德萌芽于由社会分工而产生的原始禁忌,当随着生产实践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社会规范的出现不是由于某种神秘力量的作用,而是社会生活调节的需要,只有这时新产生的调节人们关系的社会规范才丢掉了禁忌的外衣,成为一般的道德规范。3、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也是道德产生的根源人类的道德意识和和行为规范的产生,不仅同生产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有关系,而且与人的

5、自身特别是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密切相关。人们关于家庭关系中的伦理道德规范,如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姐妹间的道德观念可以说直接起源于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因为,原始社会的群婚制已经制约了人们生育的质量,这种生育的质量直接制约了劳动力的质量。因此,为了保证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规范家庭婚姻关系的思想观念和和风俗习惯得以产生,原始道德得以产生。第二节道德的发展一、道德的历史演变(一)原始社会的风尚习俗道德:1、主要内容:第一,基本原则是:维护氏族整体利益。氏族成员整体利益成为评价人们一切思想和行为的天然尺度。第二,道德的

6、重要规范:氏族成员之间的平等、共同劳动、互助合作。第三,推崇的道德品质:勇敢刚强、吃苦耐劳、正直诚实。2、基本特征:第一,纯朴性与野蛮性并存第二,直观性与狭隘性并存第三,自发性与外在性一体3、历史地位:原始社会道德的历史地位具有两重性:积极的一面:它是人类道德生活的开始,它以维护氏族部落的整体利益为核心,以平等互助为主要原则,为后来道德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原始人的优良品德也受到后人的赞扬与继承。消极的一面:道德观念的贫乏、直观、含混和道德调节的狭隘性、外在性、权威性,都表现出原始道德的极不成熟和完善,野蛮愚昧粗

7、陋的道德关系与当时极端低下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二)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等级特权道德:1、主要内容:第一,贯穿这两个社会形态并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道德原则是:忠于君主第二,两个社会公认的道德要求:维护人身依附和宗法等级关系;鄙视劳动、歧视妇女、主张男尊女卑第三,形成了奴隶阶级和农民阶级的道德内容:赞美劳动、憎恶巧取豪夺,倡导勤俭节约、忠诚老实、互帮互助等良好的道德观念和品质。2、基本特征:第一,这两个社会的道德进步中夹杂着退步,退步中伴随着进步构成了它的最基本的特征。第二,社会道德成为独立的社会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

8、(道德理论化和规范化)。第三,政治道德化、道德宗教化。(三)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自由道德:1、主要内容:第一,从资产阶级的历史和现实来看,最基本的道德原则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第二,道德规范:金钱万能、金钱至上;自由、平等、博爱。第三,形成了无产阶级道德的基本原则-集体主义,以及大公无私、英勇果敢、团结互助、遵守纪律等优秀道德品质。2、基本特征:崇尚和摒弃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