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与历史的对话——解读德国Max Planck公司总部大楼.doc

现代与历史的对话——解读德国Max Planck公司总部大楼.doc

ID:28851904

大小:2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14

现代与历史的对话——解读德国Max Planck公司总部大楼.doc_第1页
现代与历史的对话——解读德国Max Planck公司总部大楼.doc_第2页
现代与历史的对话——解读德国Max Planck公司总部大楼.doc_第3页
现代与历史的对话——解读德国Max Planck公司总部大楼.doc_第4页
现代与历史的对话——解读德国Max Planck公司总部大楼.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与历史的对话——解读德国Max Planck公司总部大楼.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现代与历史的对话——解读德国MaxPlanck公司总部大楼-基础理论自迁址慕尼黑起,MaxPlanck公司驻慕尼黑王宫已有近40年的时间。早在1961年,该公司就已经拥有研究所40个、员工近3000名,今天的规模更远胜于此。如今公司下属的80多个研究机构分处慕尼黑市中心5座分散的建筑中,为了确保这些机构的正常运行,每天都有约350名行政管理人员奔波其间,建立统一总部的任务迫在眉睫。  德国的统一也加快了MaxPlanck公司建立新总部的进程,总部最终定址慕尼黑。选址慕尼黑原因有三:首先,鉴于德国联邦制度的特殊性,

2、把所有机构和院校都集中于柏林——联邦政府所在地,对公司而言并没有太大的益处;其次,进一步的研究和预算表明,搬迁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公司将会为此付出昂贵的代价;再者,是巴伐利亚州提出的优惠条件,巴州不仅许诺了1100万马克的经济援助,还愿意向公司无偿提供地产(位于慕尼黑市中心历史保护地段),用于公司总部建设。  1993年,巴伐利亚州为MaxPlanck公司举办了概念设计竞赛,要求参赛者为该公司设计一座7500m2的总部大楼,建筑的空间布局不仅要富于趣味性和现代感以促进交流,首层还应向公众开放以供参观。此次概念设计竞

3、赛的评审委员会由建委、MaxPlanck公司代表、市议员和专家组成。在现代与历史的对话——解读德国MaxPlanck公司总部大楼-基础理论自迁址慕尼黑起,MaxPlanck公司驻慕尼黑王宫已有近40年的时间。早在1961年,该公司就已经拥有研究所40个、员工近3000名,今天的规模更远胜于此。如今公司下属的80多个研究机构分处慕尼黑市中心5座分散的建筑中,为了确保这些机构的正常运行,每天都有约350名行政管理人员奔波其间,建立统一总部的任务迫在眉睫。  德国的统一也加快了MaxPlanck公司建立新总部的进程,

4、总部最终定址慕尼黑。选址慕尼黑原因有三:首先,鉴于德国联邦制度的特殊性,把所有机构和院校都集中于柏林——联邦政府所在地,对公司而言并没有太大的益处;其次,进一步的研究和预算表明,搬迁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公司将会为此付出昂贵的代价;再者,是巴伐利亚州提出的优惠条件,巴州不仅许诺了1100万马克的经济援助,还愿意向公司无偿提供地产(位于慕尼黑市中心历史保护地段),用于公司总部建设。  1993年,巴伐利亚州为MaxPlanck公司举办了概念设计竞赛,要求参赛者为该公司设计一座7500m2的总部大楼,建筑的空间布局不仅要

5、富于趣味性和现代感以促进交流,首层还应向公众开放以供参观。此次概念设计竞赛的评审委员会由建委、MaxPlanck公司代表、市议员和专家组成。在现代与历史的对话——解读德国MaxPlanck公司总部大楼-基础理论自迁址慕尼黑起,MaxPlanck公司驻慕尼黑王宫已有近40年的时间。早在1961年,该公司就已经拥有研究所40个、员工近3000名,今天的规模更远胜于此。如今公司下属的80多个研究机构分处慕尼黑市中心5座分散的建筑中,为了确保这些机构的正常运行,每天都有约350名行政管理人员奔波其间,建立统一总部的任务

6、迫在眉睫。  德国的统一也加快了MaxPlanck公司建立新总部的进程,总部最终定址慕尼黑。选址慕尼黑原因有三:首先,鉴于德国联邦制度的特殊性,把所有机构和院校都集中于柏林——联邦政府所在地,对公司而言并没有太大的益处;其次,进一步的研究和预算表明,搬迁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公司将会为此付出昂贵的代价;再者,是巴伐利亚州提出的优惠条件,巴州不仅许诺了1100万马克的经济援助,还愿意向公司无偿提供地产(位于慕尼黑市中心历史保护地段),用于公司总部建设。  1993年,巴伐利亚州为MaxPlanck公司举办了概念设计竞赛

7、,要求参赛者为该公司设计一座7500m2的总部大楼,建筑的空间布局不仅要富于趣味性和现代感以促进交流,首层还应向公众开放以供参观。此次概念设计竞赛的评审委员会由建委、MaxPlanck公司代表、市议员和专家组成。在134个参赛作品中,安格利卡。波普、米夏埃尔。施特赖贝和鲁道夫。格拉夫以双层表皮、双U形创新设计一举夺魁,并赢得了该项目的设计权。  一 历史背景  基地位于慕尼黑市中心的皇家马厩广场(MarstallPlaza)以北、皇家花园和巴伐利亚办公厅以南,西邻国家大剧院后台和皇宫(现用作西班牙文化研究所)东翼

8、,东侧则是F.J.环路干道。这一地段有着悠久多变的历史背景。  位于基地北侧的皇家花园建成于16世纪,原有规模较现存要大,曾有一溪流自西向东流经现基地所处的区域后流入北侧的城市管沟中。在基地平整场地时,这段城市管沟的遗址被挖掘了出来。巴伐利亚当局随即采取一系列相应措施保护历史古迹。然而除花园凉亭的墙基之外,再没有其他发现,估计有一部分遗址埋在皇家马厩广场建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