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 有理数的减法1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 有理数的减法1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ID:28886513

大小:9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5

七年级数学上册 有理数的减法1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七年级数学上册 有理数的减法1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七年级数学上册 有理数的减法1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七年级数学上册 有理数的减法1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数学上册 有理数的减法1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课型姓名上课时间§1.3.2有理数的减法(1)新授课学习目标1.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2.能较为熟练地进行两个有理数减法的运算;3.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重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法转化为加法的条件,把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难点1.通过实例引人有理数减法的法则;2.转化过程中两类符号的改变.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一)、自学课文P(二)、导学练习1.小明同学前段时间就碰到过这样一个问题:某地一天的气温是-3~4℃,求这天的温差,可是他不会算,同学们能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吗?问题1:你能从温度

2、计上看出4℃比-3℃高多少摄氏度吗?问题2:如何计算4-(-3)?问题3:那再计算4+?=7这时教师问:你发现问题2和问题3等式有什么特点?请每一小组思考,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问题4:你能够用字母把法则表示出来吗?2.(1)温度3℃比-8℃高_______.(2)温度-10℃比-2℃低_______.(3)海拔-10m比-30m高________.(4)从海拔20m到-8m,下降了________.3.计算:(1)(-7)-2=_________(2)(-8)-(-8)=________(3)0-(-5

3、)=__________(4)(-9)-(+4)=________(三)自学疑难摘要:组长检查等级:     组长签名:     二合作探究例1计算:(1)(-32)-(+5);(2)7.3-(-6.8);(3)(-2)-(-25);(4)12-21.教师点评:(1)有理数减法是通过转化为有理数加法实施的.在进行减法运算时,首先应弄清减数的符号(是“+”号,还是“-”号).(2)将有理数减法转化为加法时,要同时改变两个符号:一个是运算符号由“-”变以“+”号;另一个是减数的性质符号.会灵活运用今天所学习的有理数的减法

4、法则.例2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其海拨高度大约为是8848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拨高度大约是-155米,两处高度相差多少米?解:8848-(-155)=10003米想一想:8848米相当于多少层楼高?例3.(1)已知甲数是4的相反数,乙数比甲数的相反数大3,求乙数比甲数大多少?(2)月球表面的温度中午是101℃,半夜是-153℃,中午比半夜温度高多少?(3)物体位于地面上空2米处,下降3米后,又下降5米,最后物体在地面之下多少米处?三、展示提升1、每个同学自主完成二中的练习后先在小组内交流讨论。2、每个组根据分配

5、的任务把自己组的结论板书到黑板上准备展示。3、每个组在展示的过程中其他组的同学认真听作好补充和提问。四、反馈与检测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14)-(+5)=-9B.0-(-3)=3C.(-3)-(-3)=-6D.│5-3│=-(5-3)2.较小的数减去较大的数,所得的差一定是().A.零B.正数C.负数D.零或负数3.计算:(1)(+5)-(-3);(2)(-3)-(+2);(3)(-20)-(-12);(4)(-1.4)-2.6;(5)-(-);(6)(-)-(-).4.某地连续五天内每天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

6、记录如下表所示,哪一天的温差(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最大?哪天的温差最小?一二三四五最高气温(℃)-156811最低气温(℃)-7-3-4-42组长检查等级:      组长签名:     课后反思: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1.本节在引入有理数减法时花了较多的时间,目的是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空间与时间进行探索,法则的得出,是在经历从实际例子(温度计上的温差)到抽象的过程中形成种,减法法则的归纳得出是本节课的难点,在这个过程中,设计了师生的交流对话,教师适时、适度的引导,也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伙伴的新型师生关

7、系.2.在教学设计中,除了考虑学生探索新知的需要,还考虑学生对法则的理解和掌握是建立在一定量的练习基础之上的,因此,在例题中增加了两道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间题过程中培养运算能力.另外教师引导(提倡)学生进行解题后的反思,意在逐步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系统性.在反思的基础上又让学生(或教师启发引导)去寻找一些(如减正数即加负数;减负数即加正数)规律,目的是让学生顺利地掌握法则,并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隆盛中学学案七年级科目数学执笔杨兴兰审阅  审核课题课型姓名上课时间§1.3.2有理数的减法(1)新授课学习目标1.

8、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2.能较为熟练地进行两个有理数减法的运算;3.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重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法转化为加法的条件,把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难点1.通过实例引人有理数减法的法则;2.转化过程中两类符号的改变.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一)、自学课文P(二)、导学练习1.小明同学前段时间就碰到过这样一个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