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 荷专题教案_1

初一语文 荷专题教案_1

ID:28947243

大小:389.58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15

初一语文 荷专题教案_1_第1页
初一语文 荷专题教案_1_第2页
初一语文 荷专题教案_1_第3页
初一语文 荷专题教案_1_第4页
初一语文 荷专题教案_1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一语文 荷专题教案_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初中强化提高班网上辅导《语文》   《荷》专题       周敦颐    周敦颐(1017-1073),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谥号元公,著名的哲学家。  “说”是一种古代文体,用于阐述作者对问题的见解,与现代杂文和杂感类似。  给下列生字注音  藩(fán)濯(zhuó)亵(xiè)玩  淤(yū)泥清涟(lián)噫(yī)  隐逸(yì)鲜(xiǎn)有闻新鲜(xiān)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第10页初中强化提高班网上辅导《语文》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

2、直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第10页初中强化提高班网上辅导《语文》       菊,花之隐逸者也  (陶后鲜有闻)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宜乎众矣)    莲,花之君子者也  (同予者何人)  中心思想:  本文采用以花喻人的手法,通过对莲花的赞美___________,表现了作者清高、刚直的品格和_____洁身自好_______的生活态度。  归纳        第10页初中强化提高班网上辅导《语文》     莲花为什么会被誉为君子?  描写莲花,赋予莲花哪些君子的品格?语句  赋予品格出淤泥而不染  不随流俗,洁身自好濯

3、清涟而不妖  端庄,庄重,不招摇中通外直  虚心,正直不蔓不枝  不趋炎附势,不结党营私    语句  赋予品格  香远益清  德声远播,美名远扬  亭亭净植  清高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受人敬重        第10页初中强化提高班网上辅导《语文》     外国也有着相同的传统  用几个国家的国花和这个民族所喜爱的品质之间的联系,来巩固“托物言志”    例如:(俄罗斯)向日葵,向往光明之花,合人带来美好希望之花,向往光明,厌恶黑暗    例如:日本人民认为樱花具有高雅、刚劲、清秀质朴和独立的精神。他们把樱花作为勤劳、勇敢、智慧的象征。        第10页初中强化提

4、高班网上辅导《语文》     例如:意大利国花----雏菊  早春开花,生气盎然,具有君子的风度和天真烂漫的风采    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很多的“君子”  那些有着荷之品性的人  北宋周敦颐一篇《爱莲说》使人们把莲花列为“君子”的象征之一。莲花的      第10页初中强化提高班网上辅导《语文》   “君子之  象”体现在诸多地方,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的事迹,无一不让我想到了莲。  人们熟悉莲花为君子的象征的,大多来源于下面这句话:“出淤泥而不染”。这说明了君子的一个特点:不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身处乱世不为

5、乱。屈原正是这样一个人。当时正值楚王昏庸,奸佞乱国,世人聋聩之时,屈原作为三闾大夫,陈治国良策,虽然不被采纳,也不愿屈从于奸佞,甘愿“世人皆浊我独清”。秦破郢都之时,不愿亲眼目睹国破家亡的屈子自投汨罗江而死。  又如于谦,在明英宗朱祁镇被俘瓦剌之时,众臣皆欲迁都,但于谦力排众议,立英宗弟祁钰为景泰帝监国,疾呼“言迁都者死!”挽住了大明王朝,实乃中流砥柱。这两个人没有沾染周围人的糊涂聋聩,心术不正,仍然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洁净的内心,确实是“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意即完善自己,使自己变得有才干,有修养,但却不以此倨傲,不生骄气,不招摇、张扬。西汉留侯张良,自幼居家研

6、读太公兵法,后出山辅佐汉王刘邦,“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众望所归,封为留侯。这是他自我修炼的结果,但他居此“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非但不显现出一点得意,还异常谦恭,为天下所称颂。    司马懿辅佐曹丕,毕生鞠躬尽瘁,为曹魏立下赫赫战功:阻北伐,克吴军,平辽东。后来为四朝元老,声名极大。但他并未以此沾沾自喜,在每次班师得胜还朝时,他总是低着头向前。他也因此在魏国广为称颂。  莲花的“不蔓不枝”,让我想起一代文豪苏东坡。当时王安石与司马光誓不两立,一个要革新,一个要守旧,势力都很大,使得当时有了“不师荆(王安石)便师温(司马光)”之风。虽然他是王安石之徒,也与司

7、马光有些交情,然而他既不屈于新党,也不附于旧党。在王安石上台时,他因“乌台诗案”被捕下狱;当司马光上台后,他又被召回,任命为中书舍人。即便如此,他也不投靠任何一方,拒绝一切威逼与拉拢。他以行动诠释了君子的“不蔓不枝”,成为中华文化的制高点,更是君子的典范。  莲花有君子之象,蕴君子之德,养君子之气,实在可嘉。  练习填空:你能辨别出人与荷的相似点么?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早在《诗经》中,就有了对于莲的描写。而后“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等众多的诗句,向我们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