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中考总复习:声现象 巩固练习

物理中考总复习:声现象 巩固练习

ID:28952883

大小:11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5

上传者:U-12143
物理中考总复习:声现象 巩固练习_第1页
物理中考总复习:声现象 巩固练习_第2页
物理中考总复习:声现象 巩固练习_第3页
物理中考总复习:声现象 巩固练习_第4页
物理中考总复习:声现象 巩固练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理中考总复习:声现象 巩固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精品【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真空不能传声B.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C.声音在固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的慢D.喇叭发音时,放在纸盆上的纸屑在上下跳动,说明振动发声2.(2012深圳)我们能分辨出隔壁房间用钢琴、小提琴和手风琴三种乐器演奏的同一首曲子,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A.音调B.音色C.频率D.响度3.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发声,一定是因为物体在振动B.我们听不到声音,一定是因为物体不振动C.物体振动频率越高,我们听到的声音越大D.物体振动的振幅足够大时,我们就能听到声音4.如图所示,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A.使音叉振动时间延长B.把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C.使音叉尽快停下来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音5.魔术师表演“会跳舞的火焰”的节目时,先在平台上点燃一支蜡烛,然后手持一面小鼓置于蜡烛附近,鼓面面对烛火。当他敲响小鼓,烛火就随着鼓声舞动。这一现象说明()A.魔术师有一种神奇的力量B.鼓面振动发声,声波能传递能量C.听到的鼓声是鼓面振动产生的超声波D.鼓面振动产生了电磁波6.一场大雪后,大地披上了银装,这时你会发现周围特别宁静,这是因为雪地的微孔能吸收声音,根据上面的描述,你认为在会堂、剧院的四壁和屋顶都做的凹凸不平,或采用蜂窝状的材料,主要是为了()A.减弱声波的反射B.增强声波的反射C.增强声音的响度D.装饰的美观些7.超声波是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它在技术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关超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的频率很低,所以人听不到B.超声波的传播距离很短,所以人听不到C.电视机遥控器所发出的就是超声波D.潜水艇常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和测量8.(2012天津)下列措施属于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是(  ) 精品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B.纺织工人戴防噪声耳罩C.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D.放鞭炮时捂耳朵9.“达人秀”中用冬瓜、土豆做成吹奏乐器,用它们吹奏出来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  )A.音色 音调B.音色 响度C.音调  响度D.音色 音调  响度二、填空题10.(2012兰州)日常用语中的声音的“高”、“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含义不是唯一的。例如“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歌”,这里的“低”是指,“高”是指。11.回声是声波的反射在人耳引起的感觉,回声和原声至少相差0.1s以上才能感觉有回声。如果原声和回声间隔不到0.1s,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可加强原声。如果一个人在山谷中距峭壁11.5m的位置对着峭壁大声喊话,则他能否听到回声(填“能”或“不能”);他感觉声音(填“加强”或“没有加强”)。已知声速约为340m/s。12.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1)悠扬的笛声是空气________产生的。(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________。13.小张在火车上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当所坐的火车与一列鸣笛的火车会车时,火车笛声的音调有明显的先高后低的现象。请你针对火车笛声音调的变化原因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________。三、实验探究题14.如图所示装置中,敲响右边的小鼓,会看到的现象是:在左侧相同的鼓边竖直放置的泡沫小球.(1)说明声音在空气中以形式传播,空气可以传播声音;(2)如将上述装置由宇航员带到月球表面做实验,则(“仍就”“不”)会看到泡沫小球,这说明。15.下图为一声速测量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和实验装置图,阅读并回答问题。 精品(1)若把铜铃放在甲、乙的中点,则液晶显示屏的示数________。(2)一同学将铜铃放到甲的左边,并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则铜铃离甲越远,液晶显示屏的数值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一同学想验证声速与气体内部压力的关系,把铜铃固定放在甲的左边,并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然后在甲、乙之间加压,发现液晶显示屏的数值变小,则声速随气体压力的增大而________。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判断(4)如图中,已知s1=20cm,s2=80cm,液晶显示屏上显示:1.875,则此时声速约为________m/s。16.如图是形状相似的三个钢笔笔套,它们的唯一不同就是长度不一样,小名同学发现:依次吹这三个笔套时,发出声音的音调越来越低。小名在查阅资料后终于弄懂了吹笔套时,振动发声的物体是笔套内的空气柱。问题:(1)根据上文实验现象,提一个问题:。(2)你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3)事后小名根据这个实验在课余时间制作的一个竹笛(如图2),在竹管开口处①向管内吹气时,竹笛可以发出美妙的笛声,推拉铁丝环⑥时,音调可以改变,吹奏歌曲。则当布团⑤分别位于a、b、c三个位置时,竹笛发声音调最高的位置是,音调最低的位置是。【答案与解析】1.【答案】C【解析】A、B、D三项表述正确;C项错,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比在气体中传播得快.2.【答案】B 精品【解析】三种乐器演奏的同一首曲子,振动物体的材料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故选B。3.【答案】A【解析】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没有振动的物体一定不会发声,但振动的物体不一定发声。因为:(1)人对声音的听觉有一定的限度,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20Hz到20000Hz,如果物体的振动频率低于20Hz或高于20000Hz,人耳就觉察不出来;(2)振动物体周围如果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无论振动频率多大人耳也听不到声音;(3)振动物体的振幅太小,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人耳也听不到声音;(4)声音的大小(即响度)决定于声源的振幅和离声源的距离,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无关。4.【答案】B【解析】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因此发声体音叉也在振动,但振幅较小,通过小球被多次弹开可以表明音叉也在振动,因此小球起到了放大实验效果的作用。5.【答案】B【解析】鼓面在振动时发出声音,声音通过空气把能量传递给烛火,所以烛火会跳舞。6.【答案】A【解析】声音在凹凸不平处经过多次反射,消耗了能量。因此反射出来进入人耳的回声就很弱,所以是减弱了声波的反射。7.【答案】D【解析】超声波的名称就是由于它的频率高于人耳听力范围而得的,因此A错误;利用超声波可以探测潜水艇的位置与深度,因此超声波传播的距离是比较长的,B错误;电视机遥控器发出的是红外线,而不是超声波,C错误;因此只有D正确。8.【答案】C【解析】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不合题意;纺织工人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不合题意;安装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正确;放鞭炮时捂耳朵,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D不合题意。9.【答案】C【解析】不同乐器、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会不同,我们是靠音色来辨别乐器的种类;所以用冬瓜、土豆做成吹奏乐器,用它们吹奏出来的声音的音色一定是不同的,具有的相同特征可能是音调和响度。10.【答案】音调;响度【解析】男低音是指声带振动频率慢,发出的音调低;放声高歌是指声带振动幅度大,即发出声音的响度大。11.【答案】不能;加强【解析】人发出的声音传到峭壁再反射回来传播的路程:,听到回声的时间:,所以不能听到回声;因为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所以会使他感觉到声音加强。12.【答案】(1)振动(2)大于(3)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解析】(1)振动可以产生声音;(2)在水中声速:;在空气中:可知;(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13.【答案】火车笛声的音调会随火车之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解析】由题意可知,提出的猜想是关于火车笛声的音调与运动的关系,如:当两列火车靠近时,火车笛声的音调会升高;当两列火车远离时,火车笛声的音调会降低。14.【答案】跳动起来;(1)声波(2)不,跳动起来,真空不传声 精品【解析】因为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敲右边小鼓的时候,声波传到左边小鼓,所以会看到泡沫小球跳动起来;(1)声音在空气中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2)由于月球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看不到此现象。15.【答案】(1)为零(2)不变(3)A(4)320【解析】(1)液晶屏显示甲、乙接收到信号的时间差,因此放在中点时时间差为零。(2)设甲与铜铃的距离为s1,甲、乙相距为s2,铜铃放到甲的左边,则因此s1增大,△t不变,液晶屏显示数值不变。(3)设甲与铜铃的距离为s1,甲、乙相距为s2.,增加压力时△t变小,s2不变小,因此变大。(4)如题图中所示,,所以。16.【答案】(1)声音是怎么产生的?(2)笔套内的空气柱振动产生的声音(3)a;c【解析】因为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就越高;当位于a位置时,空气柱最短,振动最快,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当位于c位置时,空气柱最长,振动最慢,发出声音的音调最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