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模拟试题目一_1

高三历史模拟试题目一_1

ID:28972391

大小:457.08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15

高三历史模拟试题目一_1_第1页
高三历史模拟试题目一_1_第2页
高三历史模拟试题目一_1_第3页
高三历史模拟试题目一_1_第4页
高三历史模拟试题目一_1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模拟试题目一_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三历史模拟试题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秦始皇设职授官,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从另一面看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中止了“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制度是A.宗法制B.皇帝制C.分封制D.郡县制2.有关公元前210年某家四兄弟情况的叙述,不确切的是()A.老四收入粮食1000斤,全家人还经常挨饿B.老三应征去戍边,有人捎信说他阵亡了C.老二是书呆子,整天在街上看诸子散文之类的书D.老大应征筑长城,多年未归3.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

2、的唯一的中国人是安徽人王茂荫(清朝户部侍郎),他因币制改革在1854年受到申斥。这件事的背景不可能是①马克思货币理论传入中国,引起币制改革②鸦片大量进入,白银外流③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军费开支浩大④西方对华输出资本猛增,清政府财政危机严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阅读右边漫画《革命后的俄国士兵》,指出士兵在革命胜利后不可能遇到的现象是A.政府退出一战,自己不必去前线打仗B.残酷威严的沙皇再也不能胡作非为C.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D.长期流亡国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袖列宁回到俄国5.鲁迅说:“因为多年受着侵略,就

3、和这‘洋人’为仇,更进一步,则故意和这‘洋气’反一调:他们活动,我偏静坐;他们讲科学,我偏抚乩;他们穿短衣,我偏穿长衫;他们重卫生,我偏吃苍蝇;他们健康,我偏生病……”他描述的现象出现在()A.太平天国运动中B.新文化运动中C.辛亥革命中D.义和团运动中6.周恩来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胡锦涛指出:“他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丰富多彩的外交实践、独具一格的外交艺术和外交风格,在国际社会上为党和国家赢得了很高的声誉。”能佐证胡锦涛高度评价的史实是①中美关系正常化②1953年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1955年提出“求同存异”的方

4、针④中苏关系解冻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7.1970年10月1日,毛泽东邀请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典礼。同年12月18日,毛泽东会见斯诺时表示:“如果尼克松愿意来,我愿意和他谈”。当时毛泽东主张改善中美关系意在()①为解决台湾问题创造条件②缓和中美关系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③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④打破与大多数西方国家外交的僵局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8.明清数百年来,杭州人将十座城门的名字及其特色编成了杭曲大调:“百官门外鱼担儿,坝子门外丝篮儿,正阳门外跑马儿,

5、螺蛳门外盐担儿,草桥门外菜担儿,侯潮门外酒坛儿。”这反映出当时的杭州 A.开始成为商业都会         B.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C.城市区域功能明显         D.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9.在世界历史上,首次出现“南北美洲和东欧(包括西伯利亚)生产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品,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动”。这种现象出现的背景是A.新航路开辟加强了各大洲联系B.近代自然科学在欧洲产生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D.工业革命在世界的扩展10.15—17世纪在欧洲被称为“扩张的时代”。从全球史观角度审视,“扩张”所产

6、生的影响是()A.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B.为西欧国家殖民扩张提供了条件C.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D.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11.下列现象中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经济与社会变迁的影响的是()①艾克斯穿着人造纤维的衣服去拜访亲戚②爱丽丝与鲍勃采用打电话的方式聊天③迈克尔在远洋轮船上预订了上海的旅馆④摩尔根家族投资石油工业,获利丰厚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2.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

7、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D.儒家思想指导商业13.光绪年间的一本书描绘当时的上海“百货阗(充满)集”,“西人所购者,以丝茶为大宗”,“其售于华者,呢、布、羽毛等物,消亦不细(销售量也不少)”。这反映出A.民族工业集中于上海B.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上海成为国际大都会D.中国“闭关锁国”局面开始被打破14.《全球通史》中说:“农民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耐泼曼’,都能雇佣劳动力,并能保

8、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这一现象A.推动了十月革命的胜利B.保障了国内革命战争的胜利C.促进了苏俄经济的恢复D.是苏俄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设想和实践15.右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其中出现C到D点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一五计划的实施B.社会主义改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