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部分单一选择题(占80分)

第壹部分单一选择题(占80分)

ID:28990395

大小:1.25 M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2-15

第壹部分单一选择题(占80分)_第1页
第壹部分单一选择题(占80分)_第2页
第壹部分单一选择题(占80分)_第3页
第壹部分单一选择题(占80分)_第4页
第壹部分单一选择题(占80分)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壹部分单一选择题(占80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中地理科—95指考試題解析 1595年指定科目考試地理試題解析第壹部分:單一選擇題(占80分)說明:共有40題,皆為題組題;請選出一個最適當的選項,標示在答案卡之「選擇題答案區」。每題答對得2分,答錯或劃記多於一個選項者倒扣2/3分,倒扣到本大題之實得分數為零為止,未作答者,不給分亦不扣分。第1-2題為題組物種多樣性是生態保育的重要目標,但過去數十年來,許多物種在數量上快速縮減,甚至瀕臨滅絕;也有些外來種快速繁殖,危害當地農作。請問:1.非洲象總數從1970年的250萬頭,驟減至目前的30萬頭

2、左右,其主要原因為何?甲、棲地面積縮減 乙、人類非法獵殺 丙、外來物種侵入 丁、全球氣候變遷(A)甲丙 (B)乙丁 (C)甲乙 (D)丙丁【標準答案】(C)【概念中心】生態保育【命題出處】南一版教科書高中地理(一)第十二章、世界文化地理篇(下)第十一章【試題解析】非洲象沒有天敵,若說要有,那就只有人類,人類對象群的危害,一是獵殺,另一是人與象爭奪生存空間。2.福壽螺原產於南美洲,二十幾年前以金寶螺之名引進臺灣養殖,供為食用,但因口感不佳,遭業者棄置於排水溝或灌溉渠道中,而此環境正好適合牠的生存和

3、繁殖,於是成為強勢物種,危害其他農作物的生長。福壽螺對臺灣何種作物危害最深?(A)甘藷 (B)水稻 (C)甘蔗 (D)玉米【標準答案】(B)【概念中心】生態保育【命題出處】南一版教科書高中地理(一)第十二章、地理(二)第二章【試題解析】福壽螺原產於南美洲,幼螺、成螺都能浮在水中,隨水漂流四處蔓延。成螺離開水面,產卵於稻桿、溝渠、牆岸、田埂等上面。福壽螺孵化後不久就開始以水田或溝渠內的植物為食,尤其是植物之幼嫩部份,如秧苗或插秧後14天內的幼稻,及菱角芽心、蓮、空心菜等。食物缺乏時,亦嚙食成株的水

4、稻。殼高約3.5公分的福壽螺,每日可取食水稻秧苗高達12株左右,對稻作農業傷害極大。高中地理科—95指考試題解析 15第3-4題為題組臺灣南部某化工廠位在溪流的出海口附近,二十幾年前關廠時,曾將大量化工產品封存在廠區內,但未做好管理和環境監測。廠區的土壤近年檢測出含有戴奧辛,附近居民體內也發現該種毒物。請問:3.該地土壤中的戴奧辛進入人體的過程與下列何種現象關係最密切?(A)水循環 (B)潮汐變化 (C)侵蝕輪迴 (D)大氣環流【標準答案】(A)【概念中心】環境汙染【命題出處】南一版教科書高中地

5、理(一)第十章、地理(三)第十二章【試題解析】被稱為世紀之毒的戴奧辛會透過呼吸、飲食、水源汙染等幾個途徑進入人體,由於戴奧辛在水中的溶解性極低,大部分會被水中底泥所吸附,所以在水中含量極少,因此要透過水循環進入人體有點牽強。就人體而言,戴奧辛大多透過食物鏈進入體內,尤其是魚類、肉類、及乳製品等,占90%。因此,嚴格來說,本題應該沒有正確答案。4.若以汙染擴散的概念來思考,上述汙染案例的整治,以下列何者最為適當?(A)在受汙染廠區地表鋪設柏油加以覆蓋(B)抽取大量海水沖刷以稀釋汙染物濃度(C)長時

6、期封閉廠區讓天然雨水稀釋汙染(D)全面挖除被汙染土壤以水泥貯槽暫存【標準答案】(D)【概念中心】汙染防治【命題出處】南一版教科書高中地理(三)第九章、第十二章【試題解析】(A)(B)(C)都無法防止汙染物擴散,故選(D)。第5-6題為題組南投陳有蘭溪流經中央山脈,沿岸有許多沖積扇,因其地形坡度相對平緩,有耕地與聚落座落其間。請問:5.下列有關沖積扇地形之成因及特徵的敘述,哪些是正確的?甲、河流堆積作用所形成的地形  乙、扇面的坡度一般要比三角洲來得平緩 丙、扇緣地帶常是湧泉出現的地點 丁、沖積扇

7、上的河流可能因分流而呈網狀水系(A)甲乙丙 (B)甲乙丁 (C)甲丙丁 (D)乙丙丁【標準答案】(C)【概念中心】河積地形【命題出處】南一版教科書高中地理(一)第四章高中地理科—95指考試題解析 15【試題解析】乙應該是沖積扇的坡度大於三角洲的坡度。6.新中橫公路開闢後,這裡的果園和房舍災害頻傳,在沖積扇堆積區最常見哪種自然災害?(A)土石流 (B)土壤潛移 (C)落石 (D)洪患【標準答案】(A)【概念中心】生態保育【命題出處】南一版教科書高中地理(二)第二章【試題解析】臺灣坡陡流急,支流匯入

8、主流處常見沖積扇地形,若加上不當人為開發山坡地,容易導致土石流災害。第7-8題為題組大氣平流層的底部有一層臭氧層可以阻隔95%以上來自太陽輻射的紫外線,但在1980年代以後,科學家們觀測到南極上空在春天到初夏時會有臭氧耗損,臭氧層變薄的情形,俗稱臭氧洞。相對地在北極上空的臭氧洞則較不明顯,這是因為南極地區冬天的氣溫遠較北極地區寒冷所致。南極的最暖月約-30℃,最冷月約-60℃,而北極的最暖月約0℃,最冷月約-40℃。請問:7.南極發生臭氧洞的時間是每年的幾月?(A)3~6月 (B)6-9月 (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