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0章有机化合物第2节乙醇和乙酸基本营养物质学案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0章有机化合物第2节乙醇和乙酸基本营养物质学案

ID:28997212

大小:754.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2-15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0章有机化合物第2节乙醇和乙酸基本营养物质学案_第1页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0章有机化合物第2节乙醇和乙酸基本营养物质学案_第2页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0章有机化合物第2节乙醇和乙酸基本营养物质学案_第3页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0章有机化合物第2节乙醇和乙酸基本营养物质学案_第4页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0章有机化合物第2节乙醇和乙酸基本营养物质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0章有机化合物第2节乙醇和乙酸基本营养物质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节 乙醇和乙酸 基本营养物质考试说明1.了解乙醇、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2.结合实例认识高分子、油脂、糖类、蛋白质等有机化合物在生产、生活领域中的重要应用。命题规律本节内容是高考的常考点,主要以选择题型考查:乙醇、乙酸的化学性质、用途以及酯化反应的原理和实验设计的有关问题,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知识是化学知识与生命科学的结合点,命题热点为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的应用,是否发生水解反应及产物的检验等。考点1 乙醇和乙酸的结构与性质1.组成和结构2.物理性质名称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乙醇无色特殊香味液体比水小与水任意比互溶乙酸无色刺激性气味

2、液体,低于16.6_℃凝结成固体,又称冰醋酸-易溶于水和乙醇3.化学性质(1)(2)4.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1)实验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2)装置(如右图所示)液液加热型,试管与桌面成45°(使试管受热面积增大)。(3)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及现象①作用: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中和乙酸、溶解乙醇;②现象:在饱和Na2CO3溶液上方有透明的、有香味的油状液体。(4)注意事项①试剂的加入顺序:乙醇、浓硫酸和冰醋酸,不能先加浓硫酸。②防暴沸:试管中加少量碎瓷片或沸石。③防止乙醇和乙酸挥发:加热时

3、要用小火均匀加热,防止液体剧烈沸腾,造成乙酸与乙醇的大量挥发。④冷凝回流装置:长导管起导气和冷凝回流的作用。⑤防倒吸的方法:导管末端在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1)在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中,用铜作催化剂时,铜参加反应。化学方程式可写为2Cu+O22CuO、CuO+CH3CH2OHCH3CHO+H2O+Cu。(2)乙酸和乙醇反应的实质是取代反应,乙酸分子中羧基()上的羟基(—OH)被乙醇分子中的烷氧基(CH3CH2O—)代替。(3)酯化反应的条件及其意义①加热。加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反应速率,其次是使生成的乙酸乙酯挥发而被收集。②用浓硫酸作催化剂,提高反

4、应速率。③用浓硫酸作吸水剂,提高乙醇、乙酸的转化率。④适当增加乙醇的量,并有冷凝回流装置,可提高产率。【基础辨析】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0.1mol乙醇与足量的钠反应生成0.05molH2,说明乙醇分子中有一个羟基。(√)(2)将铜片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后插入到无水乙醇中,放置片刻,铜片质量最终不变。(√)(3)乙醇能与金属钠反应,说明在反应中乙醇分子断裂C—O键而失去羟基。(×)(4)在制备乙酸乙酯后剩余的反应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气泡,说明还有乙酸剩余。(×)(5)将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后得到的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说明生成

5、了乙烯。(×)(6)在酸性条件下,CH3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H3CO18OH和C2H5OH。(×)题组一乙醇、乙酸的结构与性质1.巴豆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OOH。现有下列说法,试根据巴豆酸的结构特点,判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巴豆酸反应的物质是(  )①氯化氢 ②溴水 ③纯碱溶液 ④2丁醇 ⑤酸性KMnO4溶液A.②④⑤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答案 D解析 巴豆酸有碳碳双键和羧基两个官能团,①、②能与双键加成,⑤可把双键氧化;能与羧基反应的有③、④,故答案选D。2.某一定量有机物和足量Na反应得到VaL氢气,取另一

6、份等物质的量的同种有机物和足量NaHCO3反应得VbL二氧化碳,若在同温同压下Va=Vb≠0,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①CH3CH(OH)COOH ②HOOC—COOH③CH3CH2COOH ④HOOCCH2CH(OH)CH2COOH⑤CH3CH(OH)CH2OHA.②B.②③④C.只有④D.①答案 D解析 解答本题时注意以下两点:(1)1mol—OH与金属钠反应放出0.5molH2;(2)醇羟基不与NaHCO3反应,1mol—COOH与NaHCO3反应放出1molCO2。题组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原理3.如图为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下列关于该实

7、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向a试管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乙醇,再加入冰醋酸B.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目的是防止实验过程中产生倒吸现象C.实验时加热试管a的目的之一是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使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D.试管b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减少乙酸乙酯的溶解答案 A解析 加入试剂时应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再加入冰醋酸,故A错。4.实验室制备乙酸丁酯的环境温度(反应温度)是115~125℃,其他有关数据如下表,则以下关于实验室制备乙酸丁酯的叙述错

8、误的是(  )物质乙酸1丁醇乙酸丁酯98%浓硫酸沸点117.9℃117.2℃1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