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实验中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确定.doc

对照实验中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确定.doc

ID:29012542

大小:52.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2-16

对照实验中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确定.doc_第1页
对照实验中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确定.doc_第2页
对照实验中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确定.doc_第3页
对照实验中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确定.doc_第4页
对照实验中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确定.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照实验中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确定.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照实验中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确定例1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然后把此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成功地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萨克斯对这个实验的设计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具体体现在A.没有对照实验B.本实验不需要设对照实验C.曝光处作为对照实验D.遮光处作为对照实验疑问答案到底是D还是C?例2(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为验证光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设计如下实验:选择生长状况一致的小麦幼苗200株,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处理并预期结果

2、。下面是关于实验组或对照组的处理方法和预期结果的几种组合,其中正确的是①实验组②对照组③黑暗中培养④在光下培养⑤生长育好⑥生长不良A.②③⑤B.①③⑥C.①④⑤D.②④⑥疑问答案是B。C为什么不对?2究竟谁是实验组2.1知识背景[广东省汕头市新溪第一中学(515041)王雪梅]中学阶段,最开始接触“对照实验”这个名词,是在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中“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探究实验中,课文是这样描述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高中阶段,人教版

3、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中“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这样描述对照实验……“除了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对照实验一般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1号试管就是对照组,2号、3号和4号试管是实验组”。此实验的1号不做任何处理,而2号、3号和4号做了处理,所以这属于对照实验中的“空白对照”,这种情况比较容易判断出哪个是对照组,哪些是实验组。2.2有关看法粟洋[四川岳池一中(638300)]在实验设计中,设置对照组,主要目的是通过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以消除或减少实验误差,鉴别实验中的处理因素同非处理因素

4、的差异。例2应选C。这样容易接受些。杨超华[四川省岳池县顾县中学(638311)]因为对实验组与对照组没有一个准确的标准,只要有了统一的标准,区分就容易了。个人认为区分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实践中没有任何意义,实验的目的在于通过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只要把其中任一组认为是实验组,另一组就是对照组;区分不出实验组与对照组并不影响科学家做生物实验和得出科学结论。所以,区分实验组与对照组没有任何价值。2.3曝光组是实验组张德路不难发现,“对照组”起到一种衬托作用,实际上就相当于物理学中参照物的作用,其实验过程、结果和现象,对实验者来

5、说已经有感性上或理论上的认识。也就是说,在未真正做实验之前,实验者对“对照组”的结果已经预先知道……如例1,在实验设计中遮光组实验结果实验者已预先知道(叶片中的淀粉已经消耗干净,滴加碘液叶片不变蓝),其为对照组,曝光组为实验组。(摘自人教网)姜万录[吉林省梨树县第一高级中学(136500)]应根据实验的概念,结合实验目的及实验条件去判断。一般认为,原来就存在的条件情况下,则保证此条件的是对照组,排除此条件的是对照组。例1是验证叶片在光下产生淀粉,原来是黑暗条件,则遮光为对照组。而原来不具备此条件的,则创设此条件的是实验组

6、,不给予此条件的是对照组。2.4遮光组是实验组赵占良[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室(100081)]在对照实验中……简单地说,进行了实验处理的事物是实验组,自然状态(未加处理)的事物称为对照组。针对具体的实验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时,需要清楚实验控制的原理。实验控制的原理不外乎加法原理和减法原理两种:与常态相比,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即加法原理,人为去除某种因素即减法原理。……叶片在自然状态下总是要见光的,人为地将一半叶片遮盖起来,让光照(实质是光合作用)这一因素处于缺失状态,这实际上就是运用的减法原理,这一组应当属于实验组,曝光的一

7、半叶片则属于对照组。有人认为结论是相反的,原因有二:一是被“饥饿”处理所迷惑,二是认为遮光的一半叶片缺少实验因素。其实,“饥饿”处理只是为了使实验效果容易检测,与实验中的变量控制是无关的;遮光的一半叶片并非缺少实验因素,而是对实验因素进行的一种控制(即去除)。(物理小眼镜摘自《中学生物教学》2007年第3期)王建光[山东省曲阜市杏坛中学(273100)]生物学对照实验的实质是通过设计自变量来得出因变量,再依据因变量来判断实验假设的正误或得出实验结论。要找到判断对照组和实验组的依据就要确定实验中的自变量(人为控制改变的量)

8、和因变量(随自变量改变而改变的量)。如“光合作用可以产生淀粉”实验中,“光照”为自变量,“产不产生淀粉”为因变量,所以施加光照的一组为实验组。此类由条件看结果的变化,证明条件的充分(不充分)性的实验较好判断。教师和学生疑惑的往往是证明条件的必要(不必要)性的实验中判断对照组和实验组。如“光合作用一定有光的参与”,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