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4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分层突破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必修2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4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分层突破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必修2

ID:29018155

大小:51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6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4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分层突破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4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分层突破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4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分层突破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第4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分层突破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单元分层突破(四)(教师用书独具)[自我校对]A.重工业B.人民公社化C.八字方针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E.市场经济F.经济特区主题一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原因核心内容意义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新解放区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促进了农业发展农业合作化分散的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把土地等生产资料变为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人民公社化党的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公有化程度和扩大公有化规模

2、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党中央在总结教训的前提下,决定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在坚持公有制前提下,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1.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从1949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农村经济形式经历的变化是(  )A.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封建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合作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封建剥削制度→人民公社→社会主义合作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D.互助组→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生产→人民公社【解析】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是地主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后变为个体农民私有制;三大改造后又由个体农民私有变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即社会主义公有制;80年代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不改变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答案】 A主题二 新中国成立后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1.第一次:新中国成立初期到1956年(1)内容: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2)原因:照搬苏联模式,主观上

4、急于追求实现现代化。(3)结果:这种体制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恢复国民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的阶段,严重的弊端使企业失去了活力。2.第二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内容: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2)原因:党中央正确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并借鉴了外国经验,决定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3)作用:增强了企业活力

5、,解放了生产力,工业开始腾飞,成就举世瞩目。3.第三次:20世纪90年代以来(1)内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2)原因:党中央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核心是把企业推向市场。(3)作用: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如右图,1980年12月11日,温州人章华妹领到了自己期待很久的营业执照,成为全国第一个个体工商户。但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非公有制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对立面,谈“私”色变,早在30年前,温州和全国多数城市一

6、样,做个“个体户”并不是件光鲜的事。“女孩子当个体户,连对象都找不着……”使人们摆脱这种恐“私”症困扰的制度性决策是(  )A.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B.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C.1997年中共十五大的决策D.1999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正式确立的“依法治国”方略【解析】 题干材料反映了人们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偏见,使人们摆脱这种恐“私”症困扰的制度性决策是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实现的,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 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