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模块综合检测(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模块综合检测(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ID:29027710

大小:1.07 M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16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模块综合检测(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模块综合检测(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模块综合检测(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模块综合检测(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模块综合检测(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模块综合检测(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模块综合检测(1)时间:120分钟 分值:150分第Ⅰ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无为即无意志——意志哲学视角下老子道性理解李健①老子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道,而道是无为的。历代对于无为的解释比较丰富,王弼认为无为即“顺自然也”,河上公认为无为即“不造作”,当代学者有的认为无为即“不妄为”,有的认为是“不人为”。这些解释都是相通的,即事物都有一个本然状态,而意志的发动都会背离本然状态。②无欲是无为的具体体现。欲望的彰显是意志的彰显,是一种危险。统治者的贪欲是社会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当统治者对外在

2、名利没有追求时,就无需与人相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提出“无欲”是一种哲学上的极致,是一种理想主义,在实践层面,老子其实并非主张“无欲”之禁欲主义,而是主张“少私寡欲”。③道的无为表现为道隐而不显,即“道隐无名”。由于道不显现,古人对道的认识是无法穷尽的,凡是有语言表述的道都不是终极恒常的道,“道可道,非常道”,道是无形无象、隐而不显的,而万物是有形有象,是显现的,道可以说是万物的奥秘。道不能被人理性认识,道亦不主动地显示于人,道只能靠人去用心体悟,这种体悟需要静穆、静观。④道的无为表现为道无情。道无情,不分亲疏,“天道无亲”“大道无情”,天地和圣人

3、也无情,不分亲疏,“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当社会开始讲感情讲仁义时,是社会背离了大道的结果。所以老子主张“绝仁弃义”。⑤道的无为表现为道不干预、主宰万物。道虽然生了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但道并不干预、主宰万物。作为最完满的统治者——圣人,遵循道的法则,对人民也不采取干预和主宰,人民仅仅知道圣人的存在,而不知其作为圣人顺应万民的本然状态,不敢发端自己的意志,“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圣人不干预,不发端自己的意志,最终是为了实现人民的自化和自由,“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⑥道的无为,即

4、道“顺自然”“不造作”“不妄为”“不人为”。事物都有一个本然状态,而意志的发动都会背离本然状态。无为的具体表现是无欲,比如,道隐而不显,道无情,道不干预、主宰万物。因而,笔者认为,从哲学意义上说,老子的无为是指道无意志。⑦无意志,具体是无生命意志和权力意志。在人生论方面,老子主张顺生死,不妄求“长生不死”;在社会论方面,老子主张自发秩序,反对丛林法则的权力控制。而有意志就是意志的肯定,即有欲求,“意志的肯定就是不为任何认识所干扰的、常住的欲求本身,一般弥漫于人类生活的就是这种欲求”。老子反对“为”,即反对有意志。意志,是一种欲求,是先在意义的原欲。老子之道是无意志的

5、,也就是无欲的。(《名作欣赏》2016年8月第22期,有删减)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认为,道是无为的,而无欲又是无为的具体体现,因而他本人也遵循无为的原则,在实践中追求一种无欲无为的境界。B.无欲是无为的具体体现。欲望的彰显是意志的彰显,是一种危险。老子提出“无欲”是一种哲学上的极致,是一种理想主义。C.在人生论方面,老子不妄求“长生不死”,即无生命意志;在社会论方面,老子反对丛林法则的权力控制,即无权力意志。D.有意志就是意志的肯定,即有欲求。老子之道是无意志的,也就是无欲的。无欲是无为的具体体现,所以说老子的道是无为的。解析:

6、第②段“老子其实并非主张‘无欲’之禁欲主义,而是主张‘少私寡欲’”。答案:A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王弼、河上公、当代学者对无为的理解虽不完全相同,但都证明了事物都有一个本然状态,而意志的发动都会背离本然状态。B.统治者的贪欲会使社会产生危机,所以当统治者对外在名利没有追求时,就无需与人相争,自然就体现了无为而治。C.“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是凡是有语言表述的道都不是终极恒常的道,道是无形无象、隐而不显的,不能被人的理性认识。D.引用“意志的肯定就是不为任何认识所干扰的、常住的欲求本身”是为了阐释意志是一种欲求,是先在意义的原欲。解析:

7、A这些人的观点论证的是老子的观点“世界的本原是道,而道是无为的”。答案:A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认为,只有当社会不讲感情不讲仁义时,才能体现“天道无亲”“大道无情”的,道无情,才能实现道无为。B.圣人遵循道的法则,对人民不干预不主宰,顺应万民的本然状态,不发端自己的意志,最终是为了实现人民的自化和自由。C.欲望是意志的彰显,有欲望就会影响事物背离其本然的状态,无欲便可无为,所以作者认为老子的无为是指道无意志。D.意志是一种欲求,有意志即有欲求,老子之道是无意志的,也就是无欲的。老子反对“为”,即反对有意志。解析:第⑥段“笔者认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