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7-24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限时训练

2018届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7-24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限时训练

ID:29045554

大小:845.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16

2018届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7-24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限时训练_第1页
2018届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7-24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限时训练_第2页
2018届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7-24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限时训练_第3页
2018届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7-24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限时训练_第4页
2018届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7-24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限时训练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届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7-24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限时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7-2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7分,共70分)1.(2018·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高三下学期期末考试)下图是某昆虫基因pen突变产生抗药性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pen的自然突变是定向的B.杀虫剂的使用促进昆虫发生抗药性的变异C.昆虫种群抗药能力的增强是人工选择的结果D.昆虫遗传多样性的上升有利于生物的适应性进化【解析】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A项错误;杀虫剂只是对原有的抗药性的变异起了选择作用,不能促进昆虫发生抗药性变异,B项错误;昆虫种群抗药能力的增强是杀虫剂选择的结果,属于自然选择,C项错误;昆虫

2、遗传多样性为自然选择提供了原材料,昆虫遗传多样性的上升有利于生物的适应性进化,D项正确。【答案】D2.(2018·“超级全能生”全国卷26省9月联考乙卷)下表所示为海南岛上某动物种群体色的基因型频率变化情况,由这些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时间19801985199019952000200520102015AA频率0.990.810.640.490.360.250.160.09Aa频率0.010.110.200.300.280.260.200.10aa频率00.080.160.210.360.490.640.81A.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基因型,aa频率才会逐年上升B.2005

3、年,该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49%C.a基因控制的性状可能更适应新环境D.该种群的进化使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解析】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表现型,A错误;2005年,该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0.49+1/2×0.26=62%,B错误;根据表格分析可知,a的基因频率逐渐升高,说明a基因控制的性状可能更适应新环境,C正确;自然选择使得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D错误。【答案】C3.(2018·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收心考试)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生物就进化了B.在自然选择过程中,黑色与灰色桦尺蠖表现为共同进化C.突

4、变和基因重组、隔离与新物种形成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D.超级细菌感染病例的出现,是因抗生素的滥用促使细菌发生基因突变【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只要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不论其变化大小如何,都属于生物进化的范围,A项正确;共同进化是发生在不同物种生物之间的,黑色与灰色桦尺蠖是同一物种,二者不会发生共同进化,B项错误;突变隔离与新物种形成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过度繁殖、遗传变异、生存斗争和适者生存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C项错误;细菌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出现了超级细菌感染病例,是因抗生素起到了选择作用,D项错误。【答案】A4.(20

5、18·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五中学高三上学期诊断)关于生物进化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随机交配可以改变生物进化的方向B.外来物种的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率和方向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自然选择常常改变变异的方向【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随机交配不能改变种群基因频率,所以不可以改变生物进化的方向,A错误;外来物种的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率和方向,B正确;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错误;变异的方向是不定向的,D错误。【答案】B5.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则下列对图示的分析,正确的是(  )A.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一定

6、会形成新物种B.图中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C.图中B表示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D.图中C表示生殖隔离,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或杂交后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解析】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可推断A、B、C分别表示可遗传的变异、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一定会导致生物进化,但不一定会形成新物种,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形成,A错误;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B错误;地理隔离不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错误。【答案】D6.(2018·河南省安阳市第三十五中学高三上学期入门诊断考试)某大型封闭种群中基因型为A

7、A个体占30%,A占60%(没有自然选择和突变),则(  )A.自交三代后种群中A基因频率发生改变B.随机交配三代后种群中A基因频率发生改变C.自交三代后种群中AA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D.随机交配三代后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不发生改变【解析】由于此种群是大型封闭种群(没有自然选择和突变),所以种群基因频率无论是自交还是随机交配,种群的基因频率都不会改变,A、B错误;自交若干代,纯合子不分离,杂合子后代则同时形成等量AA,aa,如此A基因频率不变,但AA比例不断增加,C正确;随机交配达到遗传平衡,每代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