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沟煤矿方案正》word版

《碱沟煤矿方案正》word版

ID:29051966

大小:548.54 KB

页数:64页

时间:2018-12-16

《碱沟煤矿方案正》word版_第1页
《碱沟煤矿方案正》word版_第2页
《碱沟煤矿方案正》word版_第3页
《碱沟煤矿方案正》word版_第4页
《碱沟煤矿方案正》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碱沟煤矿方案正》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一章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第一节井田概况一、概况碱沟煤矿位于乌鲁木齐市东北部,距乌鲁木齐市区20km。属乌鲁木齐市东山区管辖。煤矿北距公司总部和216国道8km,有沥青公路相通;矿区铁路专用线至碱沟煤矿,煤矿至兰新线北站38km,交通方便。二、地形地势井田地处天山中段北麓的丘陵地带,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起伏不大,海拔标高在+740—+860m之间,相对高差50-120m。三、气象及地震该区属大陆性气候,年最高温度+38.3℃,最低温度-35.0℃,平均+6.5℃,冻结深度1.0-1.4m,冰冻期由1

2、0月中旬至翌年4月初。年平均降雪量为0.5m,年平均降雨量为270m,最大日降雨量34.5mm,年平均蒸发量为2090mm。风向多为东南风或西北风,风速平均为2.0-2.3m/s,最大29m/s。根据新疆地震局资料,该区属VIII度地震烈度区。四、矿区内工农业生产概况矿区附近的东山乡生产小麦、杂粮和蔬菜,除农业外还有地方和乡镇企业开采的小煤窑和其它小型生产企业等。矿区内人员主要从事煤炭生产,并有少量的哈萨克牧民从事牧业生产。第二节矿井建设外部条件一、运输条件及评述矿井外部公路网目前已形成,矿井内部沥青

3、道路至公司总部8km,并直接与216国道相接,矿区部分煤炭外运和入矿物资可通过公路运输。铁路专用线碱沟矿至国铁兰新线乌鲁木齐北站38km,矿区大部分煤炭外运和大宗入矿物资可通过铁路运输。二、电源条件及评述目前碱沟煤矿的两回路电源均引自相距约3.5km的碱洪变电所6kv侧的不同母线段,电源架空线的规格为LGJ—120。碱沟变电所位于本矿的东侧,距本矿约3.5km。该变电所的两回35kv电源分别引自露天矿35kv变电所及苇湖梁煤矿35kv变电所,线路规格分别为LGJ-185/5.6km及LGJ-185/1

4、2km,电压为35/6kv。三、水源条件及评述矿井已有的供水水源有两处:一处为神华新疆能源公司供水管网,水源地位于矿区东部琛家沟,取自第四系河床潜水,经化验PH=7.5,总硬度为德国度13.61,矿化度为400-500mg/l,水质良好,每天可供该矿800m3。另一处为自备取水井,位于矿井东南方向约1.0km处,取自F2断层水,经化验PH=8.03,总硬度为德国度15.98,矿化度为1387mg/I,为苦咸水,无法生活饮用,供水能力大于1000m3/d。该矿目前采用两套分水质供水方式,供水系统已经形成

5、,水量和水压均可满足矿井扩建后的生产、生活用水需求。四、井田邻近地方煤矿概况及评述碱沟西邻苇湖梁煤矿,东邻小红沟煤矿。两矿井均属神华新疆能源有限公司下属煤炭生产企业。苇湖梁煤矿设计生产能力120万t/a,实际生产能力约80万t/a,小红沟煤矿设计生产能力30万t/a,实际生产能力约60万t/a。碱沟井田范围内西部有:新疆第三建筑工程公司煤矿,农六师103团八道湾一号井,农六师103团八道湾二号井,乌鲁木齐县青格达湖乡联营第一煤矿,乌鲁木齐县四十户乡八道湾煤矿,乌鲁木齐县地窝堡乡宣仁墩子村煤矿,乌鲁木齐

6、市东山区芦草沟乡农机站煤矿。碱沟井田范围内东部有:乌鲁木齐县安宁渠乡二煤矿;乌鲁木齐县安宁渠煤矿;乌鲁木齐市东山区地窝堡乡煤矿二号井;乌鲁木齐市东山区地窝堡乡煤矿一号井。以上矿井生产能力多为6万吨/年以下。五、迁村、土地征用情况及评述井田东部三、四组煤上部为农田,需要征购。六、主要建筑材料供应条件及评述煤矿位于乌鲁木齐市东部,并与米泉市相邻,工程建设所需的各种建筑材料均可就近采购。七、其他协作项目有关问题的评述矿井机修车间承担矿井设备日常维修,大、中修由矿区机修厂承担。八、综合评述碱沟煤矿煤炭资源储量

7、丰富,开采条件较为简单。216国道从矿井以北8km处穿过,矿区铁路专用线与本矿井相连,交通运输条件便利;矿井建设所需建筑材料可就地、就近取得,机电设备大修可就近由矿区机修厂解决,矿井位于乌鲁木齐和昌吉州交汇区,矿井供水系统已建成,生产用水有保证;苇湖梁电厂为矿区主要供电电源,距矿区约10km,已有35KV输电线路至井田东界的碱—洪变电所,供电电源可靠。综上所述,矿井建设外部条件较为优越。第三节矿井建设资源条件一、地层与构造井田地层主要有侏罗系下统三工河组、侏罗系中统西山窑组、头屯河组和第四系。1、三工

8、河组(J1x):呈北东—东南西向分布于井田南侧,岩性以浅灰绿、灰绿色细砂岩为主,次为灰白色中粒砂岩、粉砂岩,夹黑色炭质粉砂岩和炭质泥岩,坚硬致密,底部以灰绿色致密坚硬的中砂岩层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地层总厚度400m。2、西山窑组(J2x):呈北东——南西向条带状展布,岩性由灰色粉砂岩、细砂岩、泥岩、炭质泥岩及煤层组成,夹不稳定的中粒砂岩,含可采煤层37层,自下而上编号为Bs—B1+2为一组煤,B3、B4-6为二组煤,B7—B20为三组煤,B21—B36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