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 诗词五首导学案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 诗词五首导学案语文版

ID:29061604

大小:15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16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 诗词五首导学案语文版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 诗词五首导学案语文版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 诗词五首导学案语文版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 诗词五首导学案语文版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 诗词五首导学案语文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 诗词五首导学案语文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诗词五首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文中有关的文学常识。2.了解本诗的内容,背诵、默写诗歌。3.领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学习重点难点】1.了解本诗的内容,感受本诗语境。2.背诵、默写这首诗。【导学指导】一、知识链接1.走近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他七岁会做诗,十四五岁时称誉时辈,20岁开始历时十年以上的壮游,先南游吴、越,后北游赵、齐。35岁到长安应试,落第后居长安十年。安史之乱,携家逃难。后友人严武镇蜀,保荐他当了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人称他为“杜工部”。后因成都战乱,又迁到夔州,过着贫穷的生活,最后病逝于湘水

2、的一条破船上。杜甫诗现存1400多首,这些诗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极盛走向衰落这一转折过程中的种种社会现象,成为唐代社会的形象历史,历来被称为“诗史”。其诗在思想性、艺术性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2.本诗的写作背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漂泊西南时居住在成都浣花溪畔时的作品。经过“安史之乱”,颠沛流离的杜甫在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搭了几间茅屋遮身度日,然而茅屋难抵狂风大雨的袭击,茅草被风吹走,屋漏难以入眠,作者感慨万千,作此诗篇。二、阅读感知,整体把握1.字词积累怒号()三重茅()挂罥()塘坳()布衾()大庇()突兀()2.听录音或教师范读,说说这首诗记叙

3、了什么事?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3.自由朗读诗歌,找出你最喜欢、最令你感动的诗句,并在小组内交流。4.这是一首较长的叙事诗,共四段,前面叙事,后面抒情,中间细小议论。全诗围绕“茅屋为秋风所破”这一线索展开,请说说每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知识小结】【基础训练】1.本诗运用了描写、叙事、抒情的手法,试各找出一个例句加以分析。2.诗中“归来倚杖自叹息”,你认为诗人在叹息什么?【拓展训练】写出本诗主旨,作简单赏析。【总结反思】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诗歌,领会作者的情感。2.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意象。【学习重点难点】1.领会作者思想情感。2.背诵、默

4、写本诗。【导学指导】1.朗读全诗,注意正确的节奏及停顿。2.小组讨论:研读诗歌第1段。茅屋既被秋风所破,可见风之大,受害之重,请找一找从哪些词或句子中能体会到。3.细看诗中插图,想象诗人当时是怎样的神情?4.精读诗歌第2段,此时诗人已是万般愁苦与无奈,可更让诗人无可奈何的是什么?这又说明了什么?5.当时诗人的生活是穷困的,第3段中哪些诗句是他穷困生活的写照?这种境况下,诗人心情如何?6.有感情地朗读第4段,找出你最喜欢的诗句,与同桌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知识小结】【基础训练】完成课本P196第一题中的1小题。【拓展训练】文中有“自经丧乱少睡眠”,这里的“丧

5、乱”是指历史上的什么事件?【总结反思】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诗词内容,背诵、默写诗词。2.体会诗歌的韵律、节奏,品味形象、生动、凝练、含蓄的语言。3.体会诗中意境。【学习重点难点】1.领会作者情感。2.把握诗歌意象,了解诗中意境。【导学指导】一、知识链接1.走近孟浩然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今湖北襄樊人。他是初、盛唐过渡时期最有成就的诗人,对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形成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存的260多首,多为五言诗,偏重于描写自然景色,形象清新、生动、自然,引人入胜。其诗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2.走近陆游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

6、人,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出身于一个既有文化传统又有爱国思想的士大夫家庭。幼年时就遭金兵南侵,饱受颠沛流离之苦,一生都处在国家动乱、民族危亡的关头。这种生活境遇对他的思想和事业都有极大影响。二、阅读感知,整体把握1.字词积累鸡黍()重阳()开轩()场圃()鸡豚()叩门()2.听录音或范读,说说这两首诗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节奏,找出两首诗的韵脚。4.学习《过故人庄》(1)请说说诗题中的“过”和“故人”如何理解?(2)首联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自己的话说说。(3)本诗流露出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是什么让诗人如此

7、喜爱田园生活?5.学习《游山西村》(1)分小组讨论,你最喜欢山西村的什么?(2)诗人留恋这次闲游吗?请你赏析一下尾联。(3)在这首诗中,有两句被称为佳句,你知道是哪两句吗?请找出来并赏析。【知识小结】【基础训练】完成课本P196第一题中第2小题。【拓展训练】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1)解释:凌:遥:为:暗香:(2)诗中写梅花独有品格的是哪一句?请简要赏析。【总结反思】第四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诗词内容,背诵、默写诗词。2.体会诗歌的韵律、节奏。3.把握诗歌意象,了解诗中意境。【学习重点难点】1.感受诗词意境。2.领

8、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背诵、默写诗词。【导学指导】一、知识链接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