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相学的兴起》word版

《金相学的兴起》word版

ID:29063159

大小:408.04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16

《金相学的兴起》word版_第1页
《金相学的兴起》word版_第2页
《金相学的兴起》word版_第3页
《金相学的兴起》word版_第4页
《金相学的兴起》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金相学的兴起》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金相学的兴起【摘要】Widmanstabtten在19世纪初用硝酸水溶液腐刻铁陨石切片,观察到片状Fe-Ni奥氏体的规则分布(魏氏组织),予告金相学即将诞生。Sorby在1863年用反射式显微镜观察抛光腐刻的钢铁试样,不但看到珠光体中的渗碳体和铁素体的片状组织,还对钢的淬火和回火作了初步探讨,金相学已基本形成。到19~20世纪之交,Martens(马氏)和Osmond对金相学的发展和金相检验在厂矿中的推广做了重要贡献,同时Roberts2Austen(奥氏)和Roogzeboom初步绘制出Fe-C平衡图,为金相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到了二十世纪中叶,金相学已逐步发

2、展成金属学、物理冶金和材料科学。【关键词】金相学;历史;早期史金相学或更广义一点的金属学及金相热处理是冶金系与机械系大多数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讲述的内容是金属与合金的组织结构以及它们与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间的关系。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新材料层出不穷,金相学的范围也已不限于金属与合金,逐渐渗透到无机非金属材料,矿物,有机高分子等,发展成为材料科学这门新学科。我国出版的金相学或金属学教课书却很少讨论这门学科的早期发展历史,广大金相热处理工作者成天与奥氏体、马氏体、魏氏组织等名词打交道,甚至还在使用索氏体、屈氏体等已过时的名词,而不清楚它们的来历。本着温故知新的宗旨,

3、我们准备编写一些金相学史话,陆续发表,介绍金相学(广义的)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有意义的史实,并借此阐明一些观点。由于有些古老的文献在国内查阅不到,不得不从一些书刊专论中引用第二手的资料,再加上作者的知识又有局限性,错误之处一定不少,尚请读者指正。英文金相学Metallography这一名词在1721年首次出现于牛津《新英语字典》(NewEnglishDictionary)中,不过那时这个名词的含义是金属及其性能的学问,并未涉及组织结构。十九世纪中叶,转炉(1856)及平炉(1864)炼钢新方法相继问世,钢铁价格显着下降,产量猛增。那时又正大事兴建铁路,铁轨用量很大

4、,断裂事故也屡见不鲜。生产实际的需要促进了对钢铁的断口、低倍及内部显微组织结构的研究。另一方面,晶体学在这个时期也有了长足的进展,如32个晶类(1830)及14个布喇菲点阵(1849)的建立,这为研究矿物与金属的内部组织结构奠定了理论基础。到了十九世纪末,金相这一名词也就获得了新的意义,并与金属与合金的显微组织结构结下了不解之缘,金相显微镜也就成为研究金属内部组织结构的重要工具。后来金相研究的领域逐步扩大,也就不再限于显微镜观察了。本文介绍金相学兴起的一些重要事件,主要是对金相观察的启蒙、创建、推广等过程作一历史性的回顾。限于篇幅,仅能重点突出地讨论一些问题,

5、详见文末所引有关文献1~5。1启蒙阶段在现代炼钢方法出现之前,瑞典由于有高品位的铁矿石和丰富而又价廉的森林资源,在十八世纪时是欧洲的主要产钢国家。另一方面,那时在瑞典出现了一些著名的化学家,首先发现了镍、钴、锰、钼、钨等金属元素。显然,这些化学家的研究也包括钢与铁,如Bergman首先用化学分析方法证明碳含量不同是钢、锻铁和铸铁的主要区别。另一方面,Rinman在1774年在瑞典皇家科学院院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铁与钢的腐刻”的论文,指出“不同类型的铁与钢的硬度、致密度、性能均匀与否等均有差异,腐刻为区别它们提供了一种简易的方法”。但是,这种用化学试剂腐刻金属显

6、示其内部组织的方法尚未采用制片及抛光技术,仅限于观察钢铁产品的表面组织。图1铁陨石腐刻后直接印制的魏氏组织(1820)AloysvonWidmanstabtten(以下简称魏氏)在1808年首先将铁陨石(铁镍合金)切成试片,经抛光再用硝酸水溶液腐刻,得出图1的组织。铁陨石在高温时是奥氏体,经过缓慢冷却在奥氏体的{111}面上析出粗大的铁素体片,无须放大,肉眼可见。四种取向的铁素体在图1中都可以观察到,其中三种是针状,夹角为60°,另一种是片状,平行于纸面。那时照像技术仍未出现,过去都是将观察结果描绘。魏氏在任奥地利皇家生产博物馆主任之前曾从事过印刷业。他运用印

7、刷技术,首先用腐刻剂将铁陨石中的铁素体腐蚀掉,使奥氏体凸出。抛光腐刻的铁陨石本身就是一块版面,涂上油墨,敷上纸张,轻施压力,将凸出的奥氏体印制下来,一如我国古老的拓碑技术一样。图片之清晰可与近代金相照片媲美。魏氏的复制技术在那时不能不说是一种非凡的成就。但是,魏氏试验的更为深远的意义还是在科学方面,这不仅是宏观或低倍观察的开端,也是显微组织中取向关系研究的起始。尽管魏氏的主要试验结果当时并未发表(直到1820年才由其合作者发表),但已在集会上宣布并广为流传,铁陨石的研究风行一时。在这之后的几十年用各种化学试剂处理金属切片表面的试验就在各处流行起来,对宏观金相观

8、察的发展有意义的几桩工作是:(1)1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