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

ID:29066958

大小:1.38 MB

页数:39页

时间:2018-12-16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_第1页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_第2页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_第3页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_第4页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教师用书新人教版【时空坐标】 【线索引领】 古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呈现出以小农经济为核心,手工业、商业有所发展但受经济政策制约的特征。可按以下四条线索进行整理。线索1:古代农业古代农业发展的主线是小农经济的产生与巩固,包括土地制度的变迁、耕作方式的演进、水利设施的修建等,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是其突出特征。线索2:古代手工业古代手工业主要有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其中纺织、冶金、制瓷是三大主要行业,以丝绸、瓷器为代表的手工业产品远销海外。线索3:古代商业古代商业发展包括市场形成、市

2、场管理、货币演变、内外贸易、城市商业功能发展等五大要素,其中市场贸易管理是核心内容,时空限制经历了一个由严格到宽松的过程。线索4:古代的经济政策古代的经济政策以重农抑商、闭关锁国为主,前者首倡于商鞅变法,贯穿于封建社会始终,后者仅实行于明清两朝,二者均是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发展缓慢的重要影响因素。第13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考纲要求] 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手工业的发展。 3.资本主义萌芽。考点一 发达的古代农业1.耕作方式(1)刀耕火种:原始社会使用石刀、石斧、石犁,依肥力变化而迁徙。(2)石器锄耕: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但

3、很少使用,主要工具仍是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2.耕作技术(1)商周时期: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等技术。(2)春秋战国:使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垄作法。(3)汉朝:出现二牛一人的犁耕法和赵过推行的代田法。(4)魏晋南北朝:北方旱地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水田采用耕耙技术,我国农业耕作技术成熟定型。3.耕作制度(1)两汉:以一年一熟为主。(2)宋朝:江南形成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出现一年三熟制。4.水利灌溉5.经营方式(1)集体劳作: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2)个体农耕(小农经济)①原因:铁农具出现和牛耕推广,

4、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③地位: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名师指津] 精耕细作(1)含义: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2)基础: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3)总目标: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4)作用:改变了农业环境,提高了土地生产率。[轻巧识记] 1.耕作方式与农业经营方式演进的互动关系2.古代农业[概念辨析] “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的区别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自然经济是相对于商品经济而言的,生产分散、规模小、技术落后。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具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三

5、种社会属性;在封建社会,小农经济就等于自然经济。自然经济产生于原始社会,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开始瓦解。[名师指津] 古代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和经营方式的演变(1)耕作方式:经历了由刀耕火种、耜耕到铁犁牛耕的演变。(2)生产方式:经历了由集体耕作到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自然经济方式下的个体农耕,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答题术语必备]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随着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生产技术的日益完善和水利工程的不断兴建,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

6、在中国形成并日臻成熟。2.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男耕女织”式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农村的主要经营方式,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3.在封建社会初期,小农经济适应了生产力发展;在封建社会后期,小农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不利于社会的进步。4.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5.农业耕作方式从生产力来看,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从生产关系来看,经历了从简单协作到个体农耕的演变。6.小农经济在封建经济中始终占主导地位,是封建社会统治的

7、基础,其稳固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政权的兴衰。考向 小农经济的形成、特点及影响因素[史料研读]史料一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摘自2015年新课标全国Ⅰ卷史料二 小农经济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王家范《百年颠沛与千年往复》史料三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古者税民不过什一……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

8、,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汉书·食货志》1.史料一中《吕氏春秋·上农》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