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 1.1《劝学》学案 鲁人教版必修1

高一语文 1.1《劝学》学案 鲁人教版必修1

ID:29084403

大小:99.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16

高一语文 1.1《劝学》学案 鲁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高一语文 1.1《劝学》学案 鲁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高一语文 1.1《劝学》学案 鲁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高一语文 1.1《劝学》学案 鲁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高一语文 1.1《劝学》学案 鲁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 1.1《劝学》学案 鲁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劝学》学案【作者介绍】作家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人。早年曾游学于齐,广泛接触各派学说。因年高望重,曾三次被推为祭酒。晚年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作品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荀子的文章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成就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

2、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提倡性恶论。反对迷信天命鬼神,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是第一个使用赋的名称和用问答体写赋的人,同屈原一起被称为“辞赋之祖”。【写作背景】荀子五十岁游齐,曾三为稷下学宫祭酒。祭酒是学宫的最高长官。三为祭酒可见其主持稷下学宫时间之长。稷下学宫是齐国专设的求学讲学的机构,老师来自全国各地,学生来自四面八方,要求学生受业求学是祭酒考虑的重要问题,为此,苟子写下了著名的传世之作《劝学篇》。《劝学》是《荀子》的开篇之作,文中反复说明学习的重要性及学习目的、态度和方法,强调学习是人们思考问题,

3、认识事物的重要条件,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增长才干,完善自我,使自己超越前人,以成赫赫之功。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为认识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目标导航目标一:文言基础知识积累1、仿照例子,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语句通假字释义(1)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煣”用活熨木使弯曲(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君子生非异也答案:(2)“又”通“又”,再一次;“暴”通“曝”,晒。(3)“知”通“智”,智慧。(4)“生”通“性”,资质,

4、禀赋。2、填空: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实词的意思。忽然封抚尺一下,群响毕绝()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1)绝以为妙绝()佛印绝类弥勒()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2)强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3)假乃吾前狼假寐,盖以诱敌()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4)闻不能称前时之闻()骐骥一跃,不能十步()(5)一用心一也()答案:(1)终止;与世隔绝;到了极点;非常;横渡。(2)有力的弓;

5、强健;有余;勉强。(3)借助;假装。(4)听到;声誉。(5)数词,一;专一。3、指出下列各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分析其古义和今义。语句古今异义词古义今义(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声非加疾也(3)假舆马者(4)金就砺则利(5)蚓无爪牙之利(6)用心一也答案:⑴博学;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⑵疾;古义:强;今义:疾病,快。⑶假;古义:凭借,借助;今义:与“真”相对。⑷金;古义:金属制的刀剑;今义:金子。⑸爪牙; 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⑹用心;古义:思想意识活动;今义

6、: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4、分析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⑵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⑶假舟楫者,非能水也⑷上食埃土,下饮黄泉⑸其曲中规⑹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⑺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⑻故木受绳则直答案:⑴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⑵日:名作状,每天;⑶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⑷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⑸曲:形作名,曲度,弧度;⑹高:形作名,高处;⑺直:形作动,变直。学海拾贝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类别例句分析解说动词的使动用法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7、》)动词“生”不是主语“君”直接发出的,而是宾语“之”直接发出的,含有“君使之生”的意思。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后,是使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这种现象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固国”是使国家强固。名词的使动用法先破秦入成阳者王(wàng)之。(《史记·项羽本记》)“王之”的“王”本是名词,在这里是活用为动词,后面还带有代词宾语“之”,意思是“使之成为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若毒之乎?(《捕蛇者说》)“甚异之”是认为非常奇怪;“毒之

8、”是认为它痛苦;“名词的意动用法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宾客其父”是以其父为客。名词用作动词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曹刿论战》)名词放在副词后面,一般活用为动词。“福”是“赐福”的意思。名词用作状语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名词作状语表比喻,可译为“像……那样”。“犬坐”译为“像犬一样坐”。3、将下列各句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