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国家的兴衰及其对我们的启示.doc

福利国家的兴衰及其对我们的启示.doc

ID:29090029

大小:37.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16

福利国家的兴衰及其对我们的启示.doc_第1页
福利国家的兴衰及其对我们的启示.doc_第2页
福利国家的兴衰及其对我们的启示.doc_第3页
福利国家的兴衰及其对我们的启示.doc_第4页
福利国家的兴衰及其对我们的启示.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福利国家的兴衰及其对我们的启示.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福利国家的兴衰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2011-08-16 过去,我们对福利国家的认识很欠缺,大体上只停留在“高税收高福利”、“第三条道路”这类概念上。但随着中国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有必要对福利国家的来龙去脉有清晰的认识。这包括:什么是“福利国家”?什么不是“福利国家”?为什么会出现福利国家?福利国家的成就、危机及其应对;福利国家会消失吗?以及福利国家对我们的启示。一、什么是“福利国家”通常一提到“福利国家”,人们想到的就是“高税收、高福利”。这不能算错,因为如今一些被视为典型的福利国家,如瑞典等的“北欧模式”,的确具有税收福利“双高”的特征。但这还只是表面,为什么要搞这

2、“双高”?归根结底,就是要以国家干预的方式调整“群己权界”,矫正放任型市场中的“赢家通吃”之弊,实现平等与效率的平衡。高税收高福利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方式,也是几十年来实践证明是比较普适、可行的方式,但并非唯一方式。以国家干预的方式为序,民主国家达到上述目的的手段通常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做法:1间接干预:通过增发货币、实行赤字财政、扩大公共开支、举办公共工程来制造景气,刺激投资和消费,促进充分就业。我们可以称之为新政——凯恩斯方式。以缪尔达尔为代表的“瑞典学派”也有这种主张。这种方式并非直接的二次分配(缪尔达尔在主张刺激景气的同时也主张二次分配,而凯恩斯则是反对二次分配

3、的),但通过国家干预资源配置来扩大就业,虽非“收入”的再分配,却可以视为“机会”的再分配,实际上也包含济贫之义。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主要就是采取这类手段。在“机会”的分配中还有一种少见、但福利功能很强的做法,就是把某些“暴利”行业交由弱势群体进行特许经营。典型的事例是美国印第安人的赌业专营权。除内华达州外,美国绝大多数州传统上都禁赌,但战后很多州都特许印第安部落设立赌场,其巨大的利润被视为对历史上印第安人蒙受损害的补偿。尽管有人批评这种做法在给印第安人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侵蚀了他们的传统文化,但其再分配功能确实惊人。它使今天的印第安人成为美国人均最富的族群,即便像经济高度

4、发达、高新产业云集、白领人口众多、人均收入居全美第一的康涅狄格州,州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也要仰仗境内印第安赌场的纳税。2直接的二次分配。即采取高税收—高福利方式,不是从投资而是从分配入手,实现转移支付、取富益贫、建立社会保障。这就是一般人理解的狭义的“福利国家”的做法。其中又分为国家负全责和国家—社会统筹结合(国家—企业—个人三方统筹等)两种。当代福利国家的保障范围有:①当代三大福利:养老、医疗、失业;②低收入保障与义务教育制度;③福利社区—廉租公屋制度;④劳工保护(终身雇用、强势工会等)、企业责任、农业保护制度;⑤土著、少数族裔等特殊群体保护以及覆盖面更广的;⑥“

5、从摇篮到坟墓”的全方位保障。上列各项中,实行全方位保障的只有北欧类型的民主社会主义国家,但覆盖弱势群体的三大福利、义务教育、廉租公屋等基本上已是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与高福利相应的是高税收。以经济总量最大的福利国家联邦德国为例,那里的所得税税率最高曾达56%,后来在国会辩论中自民党议员要求降低到35%,而工会代表则要求提高到70%,结果在激烈争论后略降为53%。北欧国家的累进税率之高更是著名。3更直接的“社会主义”措施:国家直接兴办赢利性企业来取得公共积累,用于提供公共福利。民主国家中这种做法过去如法国、奥地利以及艾德礼时期的英国等欧洲国家与印度等国。这里要指出,近

6、年来我国流行“英美”与“欧陆”的两分法,通常认为它们分别代表着古典自由倾向和社会民主倾向的两翼。但这种说法值得商榷。其实李普塞特等人早就指出在某种意义上美英差异甚至大于美法差异。有人说费边主义传统下的英国工党没有欧陆地区的社会党那么“左”,其实也未必。工党在政治上确实比一般社会民主党更“保守”,对革命与政治性阶级斗争不感兴趣,但其经济理论却相当激进,尤其对通过国有化而不是再分配来实现社会平等一直很热衷。福利支出相对少而国营经济比重相对大是英国不同于瑞典的最重要特征。通常狭义的“福利国家”只指上述第二种,但事实上,民主国家以公共干预维护社会公平的方式都有一定程度的多样

7、性。一般来讲,美国以凯恩斯模式为主,北欧是典型的高税收高福利,而奥地利、印度有较多的国营经济。但也不是绝对的,如美国较多采用凯恩斯方式,直接的二次分配通常被认为力度较弱,“国有企业”更是几乎没有,人们以此常把美国与北欧列为“自由放任”与“福利国家”的两个极端。但实际上美国对老人、穷人的医疗保险、对妇女儿童的生活补助、义务教育、土著保护、对农民的补贴等方面仍有很强的二次分配,“国有企业”也不是完全没有,例如美国最大的大古力水电站就是联邦垦务局所属的一个赢利国企,世界水坝委员会曾经高度评价其“经济绩效首屈一指,可以说是最好的典型,而且投入运行60年后,该工程并未出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