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1.3《宋明理学》学案 人民版必修3

高中历史 1.3《宋明理学》学案 人民版必修3

ID:29096532

大小:217.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16

高中历史 1.3《宋明理学》学案 人民版必修3_第1页
高中历史 1.3《宋明理学》学案 人民版必修3_第2页
高中历史 1.3《宋明理学》学案 人民版必修3_第3页
高中历史 1.3《宋明理学》学案 人民版必修3_第4页
高中历史 1.3《宋明理学》学案 人民版必修3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1.3《宋明理学》学案 人民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宋明理学[课标要求]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目标分解[]1.掌握理学的概念、了解理学的兴起和影响2.把握“北宋五子”的主要观点及其学术思想产生的影响3.把握朱熹的主要观点及其学术思想产生的影响4.理解把握陆九渊和王阳明的思想主张,比较王阳明的“心学”与程朱理学在基本内容上的异同点西汉武帝“罢黜百家”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正统思想。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道教、佛教的传播,冲击了儒家思想的独尊地位。在回应佛、道挑战时,儒家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到北宋时期,以周敦颐为代表的五子创立了理学。之后,在朱熹等人的发挥下,理学得到了进

2、一步完善和发展,进一步确立了儒家思想在中国的统治地位。北宋理学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主要有哪两大派别?其观点有哪些?这两大派别的观点有何不同?本课教学过程中,注意准确把握朱熹、王阳明的思想内涵,但不宜过多地解释理学与心学,大致明白教科书的表述即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主要放在理学产生的背景和社会影响方面。建议本课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分析清楚宋代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这有助于理解理学产生后的发展历程及其表现出的思想特征。在帮助学生整体把握理学发展脉络基础之上,加深对各个发展阶段的认识。另外,

3、教师还要结合相关资料分析理学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其代表人物思想的异同点,从而总结出理学的基本特征。再与此前已归纳的儒学的基本特征相比较,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发展趋势的了解。其次,教师结合教材内容,指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宋明儒学发展过程的认识。帮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析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要注重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让学生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等学习相关问题。另外教师通过与学生对宋明理学相关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让学生初

4、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一、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1.兴起:北宋士大夫们推崇《春秋》中“尊王攘夷”之旨,指出唐代政治的根本弊病是不重儒家的纲常伦理;认为要巩固中央集权,实现长治久安,必须复兴儒学;强调文化上的“华夷之辨”,将佛教和道教视之为夷狄之教。2.影响:研习儒经义理之风大开,重忠孝、讲廉耻、励气节的社会氛围逐渐形成。理学在这一运动中孕育而生。儒学面临的挑战:两汉以来,儒学占据了统治地位。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的动荡不安造成人们对宗教信仰的渴求,道教、佛教相继兴

5、盛发展。而佛教和道教为适应中国的国情作了自我改造,因此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统治阶级大力支持佛教和道教。所以这一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争取了许多社会信徒,儒学的发展逐渐出现了危机。二、北宋五子与理学的创办1.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是理学开创者。2.北宋五子的基本理论:(1)周敦颐建构了万事万物的衍生规律,把人与天地万物的本原和而为一,为“理”生万物的理论提供依据。(2)邵雍重新排列《周易》的六十四挂卦,试图揭示宇宙规律,进而解释人类命运。(3)张载是理学中唯物主义的杰出代表,他严格区分天、道、性、心等概念,表达了理学的基本宗

6、旨和精神。(4)程颢、程颐确定理学的最高范畴为“天理”,天理的核心是“仁”,修养的最高境界是“仁”。北宋五子提倡理学的目的是什么?【答案】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的情况下,统治者试图通过调整统治思想,以适应维护统治秩序的政治需要;为适应这种政治需要,理学兴起。三、朱熹的学说与理学的成熟1.朱熹的学说:(1)在理气关系方面,主张认为理比气更根本。(2)修养论方面,以本体论为基础,强调日积月累、循序渐进。(3)社会政治理论方面,以道统论为依据的社会实践理论。(4)《四书》成为理学的主要经典。2.朱熹理论的影响:其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对维护专制主义

7、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道统”指儒家学术继承的正统关系。强调“道统”,有总结学术源流的意义,也有宣扬自身正统,排斥不同学术意见的意义。南宋思想家朱熹以道统论为依据的社会实践的理论建立了理学的社会政治理论,就是为了重建儒家信仰,而重建儒家信仰的目的,则是为了更积极有效地干预现实政治。四、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1.心学的出现:(1)陆王心学:以陆九渊和王守仁为代表的理学。(2)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完成。2.陆九渊的“心学”理论:(1)陆九渊是心学开创者。(2)主张:“心即理也”,“发明本心”;“物欲”和“意见”是人心之弊,要将其

8、剥落、扫除。3.王守仁的“心学”理论:(1)王守仁是心学的集大成者。(2)观点:人是天地的心,“灵明”是人的心,“灵明”即天理,是本心,是良知;学以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