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3.4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历史 3.4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

ID:29096833

大小:742.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16

高中历史 3.4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_第1页
高中历史 3.4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_第2页
高中历史 3.4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_第3页
高中历史 3.4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_第4页
高中历史 3.4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3.4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5年高中历史3.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教学建议】重点:西欧战役,不列颠之战。难点:法国败亡的原因及“闪电战”。突破方法:1.注意知识前后联系,回忆第一单元相关知识,加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2.结合本课史实,综合归纳本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战局、战术方面的特点,同时注意分析不同战役出现不同结局的原因。【教学过程】情境导入:1939年9月1日,德军以强大的兵力对波兰发动突然袭击。随后,英、法虽然对德宣战,但却坐视波兰灭亡而按兵不动,出现了所谓的“奇怪战争”“静坐战争”,(如右图)仅一个月,波兰沦陷。英、法与波兰签订有互助或同盟条约,承诺向波兰提供安全保证。

2、但德国进攻波兰后,英、法两国为何宣而不战,坐视波兰灭亡?由此导入新课。学案导学一、德国入侵波兰1、时间:1939年9月1日,德军向波兰大举进攻。2、影响: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3、过程及结果:波兰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波军部署不当,被分散在漫长的国境线上,缺乏纵深防御;波军的装备十分落后,坦克和飞机的数量、质量无法和德国相比。德军在战争中使用了所谓“闪电战”的新战术,英法对德宣战后,并未在西线对德军发动大规模进攻。华沙于9月底沦陷。苏联趁机向西扩展疆域,占领了波兰东部地区。【问题探究】阅读下列图文资料:材料一必须静待敌人进攻,并在由堡垒和壕堑构成的无法突破

3、的延伸线前遏制住敌人。——英法联军总司令的命令材料二波兰骑兵德国装甲部队材料三要是法国军队在广阔的战线上……发动大规模进攻,那么,他们几乎毫无疑问会突破边界。——一个纳粹将军的自白请思考:(1)这两则材料反映了英法对待德国侵略的什么政策?(2)结合这两则材料分析英法在波兰迅速灭亡过程中的作用。(3)除了英法的原因外,波兰的迅速灭亡还有哪些原因?答案:(1)绥靖政策。(2)英法没有从西线对德军发动大规模进攻,致使波军孤军奋战。(3)德国集中强火兵力,采用突然袭击方式;波兰军队武器装备陈旧,战术落后;波军部署不当;苏军对波兰东部地区的占领等。二、法国的沦陷1、北欧战役:德军先于194

4、0年4月攻占北欧的丹麦、挪威。2、西欧战役:5月,德军在西线首先对荷兰、比利时发动进攻,此后突破阿登山区,渡过默兹河,绕过马奇诺防线,进入辽阔的法兰西平原,兵锋直指英吉利海峡,将英法联军主力围困于法国东北的敦刻尔克,英国海军动用几千艘各类船只,冒着德军的轰炸和炮击,将33万多名联军官兵撤到英国,为以后的反攻保存了实力。3、法国败亡:1940年6月,德军对法国发动总攻,意大利也趁火打劫,对法国宣战。6月22日,法国投降。包括巴黎在内的法国北部由德国占领,南部由贝当组织的法国傀儡政府统治,政府设在维希。然而法国人民并未屈服,国防部副部长戴高乐将军在英国组织“自由法国”运动,继续高举反

5、法西斯的战斗旗帜。【问题探究】阅读下列材料:1940年12月,罗斯福发表“炉边谈话”(见右图)时说:“过去两年的经验已无可怀疑地证明。任何国家都不能姑息纳粹……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只有以彻底投降为代价才能与纳粹和平。”请思考:哪个国家的史实证明了罗斯福的这一论断?其速亡的原因是什么?答案:法国的史实证明了罗斯福的这一论断。法国速亡的原因:第一,这是法国统治集团长期推行绥靖政策的直接结果。第二,法国军事思想落后,迷信阵地战和马奇诺防线,忽视了航空兵和装甲部队的作用,并且对德军主攻方向判断失误。三、不列颠之战1、背景:德军的西线进攻,宣告英法长期推行的绥靖政策的破产;1940年5月,丘

6、吉尔出任英国首相,拒绝了希特勒发出的劝降诱饵,领导英国单独同德国作战。2、过程:1940年7月,希特勒下令执行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为夺取英吉利海峡的制空权,德军集中约2400架飞机连续不断地大规模空袭英国本土,重点打击英国的军事设施。英国军民同仇敌忾,粉碎了德国“空中闪电战”计划。9月,德国被迫不定期推迟“海狮计划”。3、影响:为英国扭转战局获得了喘息的机会,希特勒的侵略计划第一次未能得逞。【问题探究】阅读下列材料: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和艰难,也要去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1940年5月

7、丘吉尔在英国下议院的演讲请思考:概括上述材料中丘吉尔的主要主张,分析他改变态度的主要原因。答案:主张:坚决抵抗侵略以求生存。主要原因:发表演讲时德国已重创英法军队,并把打击目标直接对准了英法。四、北非战场的激战1、开辟:意大利参战后,利用英国困守本土之际,在非洲抢夺英国殖民地,企图建立“新罗马帝国”。2、东非战事:1940年底,英军集中兵力在东非发动反击,意军接连败北,第二年春天,东非古国埃塞俄比亚光荣复国,东非意军20余万人向英军投降。3、北非战事:非洲战局的重点是地中海南岸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