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ID:29114396

大小:1.51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16

高中地理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地理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地理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高中地理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高中地理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十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知识清单项目内容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很大,表现在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铁路、公路、河道等)扩展,这些交通干线也成为聚落发展的主要发展轴。2、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3、交通线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同时,交通线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4、交通运输的影响,对一个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至关重要。山区地势起伏,交通运输线路单一,交通运输方式稀少,密度明显小于(大于,小于)平原商业网点。5、交通运输还会影响商业

2、网点分布的位置。一般而言,商业网点的位置要求有便捷的交通。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6、商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大城市往往形成多个商业中心。这些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与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7、集镇也是在交通要道上发展起来的,交通线路的改变也常会引起集镇的衰落与繁荣。考点梳理考点1.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它不单是房屋建筑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直接有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一般将聚落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2.聚落空间形态沿交通干线扩展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很大,表现在聚落空间形

3、态往往沿交通干线(铁路、公路、河道等)扩展,这些交通干线也成为聚落发展的主轴线。例如,湖南株洲市、日本筑波市等。3.交通线变化引起聚落空间形态变化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交通线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如浙江嘉兴的城市形态,是随着水路和陆路运输的发展而变化;同时,交通线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例如,我国清末大运河的淤塞,加上海上交通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沿河城市发展缓慢,城市沿河伸展的空间形态基本保持不变。【例1】读《天津市的市内交通道路网图》,回答下列问题。(1)城市交通运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有以下特点:①________

4、______;②  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交通线路拥堵和  ___。解决拥堵的根本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天津市的交通网布局特点是   ________;该城市有三条环行公路, 它们是   、______和   , 它们与市区的放射干道相连,目的是;①   ___________________;②   

5、_________________。【解析】城市道路网是城市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各种交通工具和行人的运行。它的布局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城市的通畅问题。由于城市道路网的形成受到自然、历史、现状和建设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城市,其道路网不尽相同,甚至很不相同。但是合理的城市道路网必须共同遵循一些原则,如利于人们出行、节约用地、合理利用地形和水文条件、保护环境等,其中是否利于人们出行是最重要的原则,这个应在理解中把握好。【答案】(1)交通运输点、线、面紧密结合 行人和车辆的流动方向和数量经常变化 行人与车辆、车辆与车辆交叉,形成典型的混合交通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和管理设施多,占用

6、大量的城市面积和空间,是城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2)交通环境污染 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3)由若干条放射干道和若干条环行线组成 内环线 中环线 外环线 保障市区良好的运输条件,方便人的出行 减轻客货流量对市区的交通压力考点2.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1)商业中心的区位因素组织形式商业街商业小区原则市场最优原则交通最优原则就近便民原则区位城市中心处市区环路边缘的高速公路居民住宅原则举例西安的商业街沈阳西柳服装市场非常普遍(2)商业网点的形成、密度、效益和组织形式项目主要因素案例形成自然环境为商业网点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山区与平原生产商品的差异形成的商业网点密度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

7、,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影响和制约着商业网点的分布山区商业网点少于平原(自然环境相对恶劣,人口稀少、交通闭塞)效益受商品生产地与销售地距离的影响,商业网点靠近商品生产地,易提高经济效益,反之,会降低经济效益,交通运输技术、冷藏包装技术的发展使其发生变化上海市成为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商品生产能力强,腹地广阔且商品经济发达)组织形式主要受人口多少和科技进步的影响人多—固定形式—商业街或商业小区;人少—流动形式—货郎担;新技术—无人自动售货机,电视购物、网上购物[例2]武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