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俊秋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赵俊秋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ID:29117984

大小:2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6

赵俊秋毕业论文文献综述_第1页
赵俊秋毕业论文文献综述_第2页
赵俊秋毕业论文文献综述_第3页
资源描述:

《赵俊秋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献综述学生姓名:赵俊秋指导老师:蒋国富本次毕业论文设计的题目是《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地形因子的相关分析》,在做论文期间,查阅了一些文献资料,现将所查文献的主要内容总结如下:1.胡良民,苗长虹,乔家君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时空格局研究地理科学进展2002本文以计量统计分析为基础,探讨了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时间特征、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过程,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调控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政策建议。2.麻永建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差异的空间自相关研

2、究统计与决策2006本文基于河南省2002年的行政区划,以110个县(县级市)和17个地级市市区为研究单元,通过SPSS定量分析获得河南省各县域单元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结合GIS空间统计分析的方法进一步揭示河南省县域单元层域上的经济发展差异及空间分布特征。3.樊新生李小建河南省经济空间结构演变分析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这篇论文以ArcViewGIS32软件为分析工具,将县域经济发展数据与图形数据结合,分析河南省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的过程;建立线性回归分析模型,从经济要素投入、

3、经济结构转换角度分析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的动力机制。结果表明:1)20世纪80和90年代豫西北、豫中地区经济相继崛起,形成强大的经济中心,而其它地区相对落后,河南省经济空间结构形成了明显的中心—外围模式;2)1980年以来,工业化作为主导力量推动了经济的增长,工业化进程的空间差异及其空间变化是河南省经济空间结构变化的直接动力;3)河南省的经济空间结构、工业化程度空间差异与资源的空间分布存在一定的耦合关系,这与河南省资源导向型的工业4.喻新安,张立刚河南黄淮四市经济欠发达的制度要素分析3本论文主要研究河

4、南黄淮四市缺乏矿产资源和区位优势是导致其增长滞后的一个方面因素,但不能归结为主要原因。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黄淮四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可以找到这块区域增长缓慢的内在本质原因——正式制度供给短缺低效、非正式制度变迁滞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兼容性差,由此导致区域经济系统在一条低效率路径内运行。初始条件的自我强化和制度创新成本逐渐加大使制度变迁陷入锁定的困境,这使得黄淮四市经济发展陷入低效率路径依赖,也使政府在短期内改进经济绩效的能力受限,结果是区域经济增长长期滞后。5.蒋国富,刘长运河南省县域经济的

5、空间分异经济地理2008作者以河南省县域为研究单元,选取度量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10个相对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及ARCGIS9.2和GeoDA软件提供的空间分析方法揭示了县域经济差异的空间分异特征。分析结果表明:①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性显著;②总体空间分异特征表现为:浅山丘陵及山前平原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山区县域其次,低海拔平原区县域经济普遍落后;③县域经济空间聚积特征明显,发达经济圈位于郑州—洛阳段及其邻近县市;④LISA值表明,河南省目前存在着三个明显的经济塌陷区。6.彭宝玉,覃成林,阎艳

6、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分析经济地理2007本书以县域经济发展为其他大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对分析表明河南县域经济存在农业增长乏力,且波动较大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大;空间差异显著;经济发展处于低级阶段等几个问题,基于现状问题的分析和区域发展的新区域主义提出了加快河南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7.张少辉河南省现预计净差异探析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对河南县域经济进行综合测度分析十分必要,可先构建一套3大类26项指标的综合测度表以进行定性分析;然后选取10个优化公因子代替26个变量,进行综合定量分析;最后

7、,对全省109个县(市)运用分层聚类法进行综合发展水平的测度分析。从分析可见河南县域经济的发展应注重培育支柱产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民营经济,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重视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8.孟静西峡:探索山区县域经济发展新路近几年来,西峡人立足当前、谋划长远,使西峡从一个传统农业县发展成为一个工业强县,西峡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留住了碧水青山,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子。39.彭宝玉,覃成林河南县域经济实力评价及空间差异分析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采

8、用因子分析和GIS技术,对河南县域经济体的经济实力进行综合评价和空间差异分析。结果表明:(1)河南县域经济空间差异由东西差异转变为由西北向东南的梯次差异,县域经济发展在空间上呈现出集中、差异扩大趋势。(2)山区县经济实力高于平原县,交通条件较好的郑州至三门峡陇海铁路沿线和郑州市所辖县域经济实力较高。(3)县域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依赖区内初级生产要素的低级发展阶段,高等生产要素发育较少,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还没有显现出来。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