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总复习十一 几何综合题、代几综合题 北京实验版

中考数学总复习十一 几何综合题、代几综合题 北京实验版

ID:29170330

大小:965.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2-17

中考数学总复习十一 几何综合题、代几综合题 北京实验版_第1页
中考数学总复习十一 几何综合题、代几综合题 北京实验版_第2页
中考数学总复习十一 几何综合题、代几综合题 北京实验版_第3页
中考数学总复习十一 几何综合题、代几综合题 北京实验版_第4页
中考数学总复习十一 几何综合题、代几综合题 北京实验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数学总复习十一 几何综合题、代几综合题 北京实验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考数学总复习十一几何综合题、代几综合题北京实验版一.本周教学内容:中考总复习(十一)——几何综合题、代几综合题二.(一)几何综合题复习解题指导几何综合题常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证明线段、角的数量关系(包括相等、和、差、倍、分关系及比例关系等);②证明图形的位置关系(如点与线、线与线、线与圆、圆与圆等);③几何计算问题;④动态几何问题等等。在解几何综合题时,常常需要画图并分解出其中的基本图形,挖掘出其中隐含的等量关系,另外,也要注意使用数形结合、方程、分类讨论、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问题。(二)代几综合题复习解题指导代数几何综合题从内容上来说,

2、是把代数中的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几何中的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图形的性质,以及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图形的变换、相似等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同时也融入了开放性、探究性等问题,如探究条件、探究结论、探究存在性等。经常考查的题目类型主要有坐标系中的几何问题(简称坐标几何问题),以及图形运动过程中求函数解析式问题等。解决代数几何综合题第一,需要认真审题,分析、挖掘题目的隐含条件,翻译并转化为显性条件;第二,要善于将复杂问题分解为基本问题,逐个击破;第三,要善于联想和转化,将以上得到的显性条件进行恰当地组合,进一步得到新的结论,尤其要注意的是,恰当地使用

3、分析综合法及方程与函数的思想、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运动观点等数学思想方法。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例1、如图,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只有一个公共点P,与y轴交点为Q。过Q点的直线与x轴交于点A,与这个二次函数的图象交于另一点B。若,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分析:本题为函数与平面几何的综合题,要确定二次函数解析式,就需要构造关于待定系数b、c的方程组,求出b、c的值。如何利用题目给出的众多条件呢?解:(1)以数助形,求出图象上关键点的坐标。二次函数图象与y轴交点Q的坐标为(0,c)又∵直线过点Q,∴m=c,联立解得B点坐标为(2-b,4-2

4、b+c)(2)依形判数,利用函数图象,结合几何图形的性质,构建关于b、c的方程组。作BC⊥x轴于C,显然有又∵△APQ与△APB等底(AP)而不等高,又OQ=c(c>0)即①又∵抛物线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②(3)数形结合,得出结论解①、②联立的方程组,可得。但检验知,时,抛物线顶点在y轴左侧,不合题意,舍去。∴b=-4,c=4∴二次函数解析式为说明:依形判数,以数助形是解函数型综合题时重要的思想方法。此题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时,根据图形的几何性质寻找待定系数所满足的条件,列方程或方程组来求解。解题时还必须根据题目条件对结果进行检验,舍去不合题意

5、的解,如本例中根据抛物线顶点在y轴右侧知,由已知得a=1>0,所以b<0,因而舍去。例2、已知:对称轴平行于y轴的抛物线开口向下,直线l交抛物线于P(3,2)和R两点,交抛物线的对称轴于点Q(2,1),设抛物线顶点为M,且MP=,求△MRP的面积。分析:求△MRP的面积,由于P点坐标已知,所以关键是知道M点及R点的坐标。点M是抛物线的顶点,R点是直线l与抛物线的交点,则需要把复杂的、零散的条件转化为抛物线与直线的解析表达式。解:依题意画草图,如图所示,∵抛物线的对称轴平行于y轴,且抛物线的开口向下∴设抛物线顶点M的坐标为(m,n),其解析式为∵直线l

6、交抛物线的对称轴于点Q(2,1)∴m=2∵点P(3,2)在抛物线上,∴即①作PG垂直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垂足为G。连结MP,在Rt△PGM中,由勾股定理得,即②由①、②解得n=1或n=3当n=1时,得a=1,或a<0矛盾,∴舍去a=1当n=3时,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即,顶点M的坐标为(2,3)。设直线l的解析式为∵直线过点P(3,2)和Q(2,1),解得∴直线l的解析式为∵直线l与抛物线交于P(3,2)和点R∴解方程组得,∴R点坐标为(0,-1)连结MR,作RN垂直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垂足为N易得MQ=3-1=2,RN=2,GP=1∴△MRP的面积为3

7、。例3、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PDC,以CD为直径作圆O交PD于点A,交PC于点B,,连结AB,BC和CD的长是方程的两根,且BC

8、(x,y),过P作PF⊥CD于F,在Rt△PCF中,PF=CF·tanC。在Rt△PFD中,PF=DF,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