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灾备方案》word版

《公司灾备方案》word版

ID:29182792

大小:191.54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2-17

《公司灾备方案》word版_第1页
《公司灾备方案》word版_第2页
《公司灾备方案》word版_第3页
《公司灾备方案》word版_第4页
《公司灾备方案》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司灾备方案》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企业灾备需求  某企业众多的业务系统中,由于前期都是分批进行搭建,每年产品选型也都有变化,业务系统的主机包括windows、linux、unix系统,存储产品也包括了IBM、EMC、HDS等,在面临众多产品及不同的生产环境时,灾备的需求需要进行细致的分析,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灾备咨询  2、容灾技术选型  3、生产系统整合  4、灾备系统投产  5、演练1.1.1灾备咨询  建设初期需要对生产系统进行全面的调研,不仅仅包括硬件信息的收集,更包括业务风险分析,业务关联性分析等。  通过对现有系统数据的收集,充分分析现有

2、生产系统面临的挑战,以及生产中心所处位置的地理、天气、社会环境进行充分的分析,最终对同城灾备中心及异地灾备中心的选址给出合理的咨询交付物。  业务关联性分析方面需要跟业务部门进行沟通,梳理出关联业务的数据流向和数据依赖性,用来确认容灾最终的范围及重要程度,避免因为某些特定关联业务的梳理不到位,导致核心应用因为关联性问题,容灾级别降低或灾备项目建设失败情况的发生。1.1.2关键技术的选型  近几年来,容灾已经成为信息数据中心建设的热门课题。很多容灾技术也快速发展起来,对用户来说也有很广阔的选择余地。由于容灾方案的技术复杂性和多样

3、性,一般用户很难搞清其中的优劣以确定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状况的容灾解决方案。下面就容灾建设中的备份及复制技术做一个深入探讨,最终为本次容灾中的各系统选择适合的容灾方式。  容灾系统要求生产中心和灾备中心同时工作,生产中心和灾备中心之间有传输链路连接。数据自生产中心实时复制传送到灾备中心。在此基础上,可以在应用层进行集群管理,当生产中心遭受灾难出现故障时可由灾备中心接管并继续提供服务。  和数据备份相比,数据复制技术具有实时性高、数据丢失少或零丢失、容灾恢复快、投资较高等特点。  但是数据复制技术不能代替数据备份技术,因为数据复制

4、技术保证的是两地的数据一致及完整,但是他不能避免因为人员误操作、病毒或其他方式带来的数据丢失或破坏,所以就算有了完整的数据复制技术,也不能放弃数据备份。  根据数据复制的层次,数据复制技术的实现可以分为三种:存储系统层数据复制、操作系统数据复制和数据库数据复制。  数据复制技术的比较  下面对数据复制的三种技术做一个简单比较:存储系统数据复制操作系统层数据复制应用程序层数据复制复制技术比较项目基于存储的虚拟存储技术数据复制基本原理数据的复制过程通过本地的存储系统和远端的存储系统之间的通信完成。复制技术是伴随着存储局域网的出现引

5、入的,通过构建虚拟存储上实现数据复制。通过操作系统或者数据卷管理器来实现对数据的远程复制。数据库的异地复制技术,通常采用日志复制功能,依靠本地和远程主机间的日志归档与传递来实现两端的数据一致。平台要求同构存储与平台无关,需要增加专有的复制服务器或带有复制功能的SAN交换机同构主机、异构存储与平台无关复制性能高高高较高对生产系统存储性能有影响对网络要求高对生产系统主机性能有影响占用部分生产系统数据库资源资源占用技术成熟度成熟成熟度有待提高,非主流复制技术。成熟成熟投入成本高,需要同构存储较高,需要专有设备较高,需要同构主机一般部

6、分软件免费,如DataGuard复制软件IBMPPRCEMCSRDFHPCA(ContinuesAccess)HDSTrueCopyBrocadeTapestryDMMUITSVMEMCVSM原厂技术:IBMAIXLVMHP-UINXMirrorDiskSunSolarisSVM专业的复制软件:SymantecSF/VVROracleDataGuardOracleGoldenGateDNTIDRDSGRealSyncQuestSharePlex  操作系统数据复制选择的是系统自身的镜像复制技术,或者安装第三方软件来进行镜像复制

7、,对于操作系统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对IO的压力很大,所以本次项目不考虑使用此种技术。  根据用户现有设备的情况,最终选择存储复制的方式来进行本次容灾的最终关键技术,因为在核心的数据库中,访问量很大,所以在存储复制的同时,我们采用数据库复制技术,将核心数据库进行了同城的数据库复制技术,并采用数据库复制软件,完成了核心数据库的读写分离。  在网络方面,同城采用DWDM方式连接,容灾中心采用fcoip的方式进行了连接,在网络层面采用OTV的技术,使两地之间“二层”打通,为后期实现双活数据中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1.3生产中心整合 

8、 1.1.3.1容灾中心SAN存储系统目标架构  存储系统目标架构描述:  ?A-以核心边缘拓扑为主的双FabricSAN架构;  ?B-支持分层的虚拟化的存储系统,包括不同级别的磁盘系统和磁带备份设备,虚拟化设备,所有设备连接在核心交换机上;  ?C-服务器资源池,支持各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