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一 单元检测 人民版 必修2

高中历史专题一 单元检测 人民版 必修2

ID:29183062

大小:17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7

高中历史专题一 单元检测 人民版 必修2_第1页
高中历史专题一 单元检测 人民版 必修2_第2页
高中历史专题一 单元检测 人民版 必修2_第3页
高中历史专题一 单元检测 人民版 必修2_第4页
高中历史专题一 单元检测 人民版 必修2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专题一 单元检测 人民版 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一单元检测一.选择题:1.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A.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B.地主经济C.封建国有制度下的经济D.封建庄园经济2.“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墨子》)农民如此兢兢业业主要是①缴纳租税的需要②商品交换的需要③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3.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的趋势是()A.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B.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C.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D.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刀耕火种4.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2、)A.牛耕的推广B.手工业的发展C.商业和城市的发展D.铁器时代的到来5.中国农业生产工具演变的趋势是()A.石器——青铜器——铁器B.青铜器——石器——铁器C.铁器——石器——青铜器D.石器——铁器——青铜器6.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革命最早出现在()A.商周时期B.战国时期C.春秋末期D.秦汉时期7.我国古代下列生产工具中,基本上无需使用人力操作的是()A.耧车B.翻车C.筒车D.提花机8.历代统治者采取重农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缓和农民与地主阶级间的矛盾B.促进农业生产发展C.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D.减轻农民负担9.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3、”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A.分封制的瓦解B.封建王权的强化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D.上层建筑的变化10.中国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大多来自()A.家庭手工业B.民营手工业C.私营手工业D.官营手工业11.原始瓷器的出现是在()A.新石器时代B.夏朝C.商朝D.西周12.西汉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从根本上说得益于()A.封建经济的繁荣B.丝绸之路的开辟C.统治者的开明政策D.实力雄厚大商人的出现13.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主要经营形态不包括()A.官营手工业B.民营手工业C.家庭手工业D.公私合营手工业14.“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

4、席买卖。”这一商业现象不可能出现于()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15.“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这句话反映了①专业市镇发展②区域分工加强③经济重心南移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D.③④16.关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稀疏而微弱B.发展非常缓慢C.代表中国社会发展方向D.开始主导中国社会经济17.秦国商鞅变法的内容中体现了“重农抑商”政策的是()A.奖励军功B.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度C.废除奴隶主的特权D.鼓励耕田织帛,生产多的,免除徭役18.明清实行闭关政策的共同点比较不正确的是()A.其主观目的都是维

5、护封建统治B.都是自然经济的产物C.都禁止一切对外交往D.都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19.下列各项不以“抑商”为初衷的是()A.“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明太祖)B.“申禁人民不得出海与外国互市”(明太祖)C.“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清雍正帝)D.“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末也”(清雍正帝)20.“重农抑商”政策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是()A.适应了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需要B.中国一向具有重视农业的优良传统C.中国人口众多,解决吃饭问题是当务之急D.有利于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二.史料分析评价题: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苏州风俗考》

6、记载了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材料二:《康熙松江府志》记载“农暇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女工)有力焉”。材料三:清雍正帝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惟在平时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出苏州纺织业的哪些社会现象?这些现象表明的本质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出的现象与材料一反映的现象是否相同?为什么?它对材料一反映出的社会现象会造成什么影响?(3)材料三的观点对前面材料所反映出的历史现象会产生什么作用

7、?22.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一图二图三图四(1)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什么样的农业耕作方式?哪种方式更进步?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2)图三是《清明上河图》中的商运场景。在商业流通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按地域结成的商帮,明清时期势力最为强大的商帮有哪两个?(3)图四反映的是清代北京前门商业区,这种商业形式有什么特点?(4)图三四和图一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商人是古代社会交往中最为活跃的人群,但其社会地位却很低,原因何在?谈谈你对商人的认识。(5)比较上述几幅图,哪幅图给你印象最深,它对古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三.史实简答题2

8、3.古代中国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共同构成了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1)中国作为世界农业起源的三大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