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总复习专题解题方法与技巧

高考物理总复习专题解题方法与技巧

ID:29197730

大小:1.59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17

高考物理总复习专题解题方法与技巧_第1页
高考物理总复习专题解题方法与技巧_第2页
高考物理总复习专题解题方法与技巧_第3页
高考物理总复习专题解题方法与技巧_第4页
高考物理总复习专题解题方法与技巧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总复习专题解题方法与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物理总复习专题解题方法与技巧要学好物理,离不开解题.中学物理解题中,涉及到多种解题方法,如:隔离法、整体法、等效法、假设法、图象法、对称法、类比法、极限法、割补法、微元法……等等.在高考复习中,要重视解题过程的思维方法训练,使知识和能力实现新的飞跃.一、整体法和隔离法物理习题中,所涉及的研究对象往往不是一个单独的物体、或单一的孤立过程.如果把所涉及到的多个物体、多个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这种以整体为研究对象的解题方法称为整体法;而把整体的某一部分(如其中的一个物体或者是一个过程)单独从整体中抽取出来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2、则称为隔离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可以找出解题的捷径.【思考题1】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一个三角形木块a,在它的两个粗糙斜面上分别放有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木块b和c,如图所示.已知m1>m2,三木块均处于静止,则粗糙地面对于三角形木块          (  )A.有摩擦力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B.有摩擦力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C.有摩擦力作用,但摩擦力的方向不能确定D.没有摩擦力的作用【分析与解答】由于三物体均静止,故可将三物体视为一个物体,它静止于水平面上,必无摩擦力作用,故选D.【点评】本题若以三角形木块a为研究对象

3、,分析b和c对它的弹力和摩擦力,再求其合力来求解,则把问题复杂化了.【同类变式题1】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放一个三角形木块a,若物块b在a的斜面上匀速下滑,则  (  )A.a保持静止,而且没有相对于水平面运动的趋势B.a保持静止,但有相对于水平面向左运动的趋势C.a保持静止,但有相对于水平面向右运动的趋势D.因未给出所需的数据,故无法对a是否运动或有无运动趋势作出判断【答案】A【同类变式题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斜劈形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粗糙物块以某一初速度沿劈的斜面向上滑,至速度为零后又加速返回,而物体M始

4、终保持静止,则在物块m上、下滑动的整个过程中          A.地面对物体M的摩擦力先向左后向右B.地面对物体M的摩擦力方向没有改变C.地面对物体M的支持力总小于(M+m)gD.物块m上、下滑动时的加速度大小相同【答案】BC【思考题2】质量为4kg的铅球,从离沙坑1.8m的高处自由落下.铅球落进沙坑后陷入0.2m深而停止运动,求沙坑对铅球的平均阻力(g取10m/s2).【分析与解答】铅球在前一段作自由落体运动,后一段作匀减速运动.对前一段可用机械能守恒求解,后一段可用动能定理求解.如果用整体法处理,把开始下落到最终停止看

5、成一个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列式,将很快得到结果:由    W=ΔEk    即mg(h+s)-fs=0-0可得:  f=(h+s)mg/s =(1.8+0.2)×4×10/0.2=400N【点评】此题我们用动能定理列式时,把两段过程处理成一个过程,求解就便捷得多了.【思考题3】一个质量为m、带有电荷为-q的小物体可在水平轨道Ox上运动,O端有一与轨道垂直的固定墙,轨道处于匀强电场中,场强大小为E,方向沿Ox正方向,如图所示.今小物体以初速度v0从x0点沿Ox轨道运动,运动中受到大小不变的摩擦阻力f作用,且f

6、碰撞时不损失机械能且其电量保持不变,求它在停止运动前所通过的总路程s.【分析与解答】 由于Eq>f,故小物体在任何一个x≠0的位置,其受力均不可能平衡,则小物体最后静止只可能是靠在墙上即位于x=0处.从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关系看,其损失的动能和电势能都是由于小物体在运动中克服摩擦阻力做功而转化成了内能,这一关系为   qEx0-fs=0-解得小物体停止运动前所通过的总路程s=.【点评】小物体在电场力qE和摩擦力f两力作用下的运动是匀变速运动,若根据匀变速运动的规律,求小物体无限多次地与墙壁相碰的往返路程,按无穷递缩等比数列求和的

7、方法求解,同样可以得到上述答案,但过程要复杂得多.【思考题4】如图所示,质量为2m的物块A和质量为m的物块B与地面的摩擦均不计.在已知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A、B做加速运动。A对B的作用力为多大?【分析与解答】取A、B整体为研究对象,其水平方向只受一个力F的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F=(2m+m)a得 a=F/3m取B为研究对象,其水平方向只受A的作用力F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F1=ma故A对B的作用力F1=F/3【点评】对连结体问题,通常先取整体为研究对象求出整体的加速度,然后再根据题目要求的问题取某一个物体为

8、研究对象分析和计算,解题中根据需要将整体法和隔离法交叉运用.在物理的学习中,学会对整体的、局部的、对变化全过程、对变化过程的细节进行细致的分析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二、等效法“等效”思想是研究和解决物理学问题的一种很重要的思想。“等效”是指从效果相同出发,对所研究的对象提出一些方案进行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