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研究方案抑郁症肝气郁证患者抑郁眼神识别与关键指标探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研究方案抑郁症肝气郁证患者抑郁眼神识别与关键指标探索

ID:29198115

大小:276.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2-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研究方案抑郁症肝气郁证患者抑郁眼神识别与关键指标探索_第1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研究方案抑郁症肝气郁证患者抑郁眼神识别与关键指标探索_第2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研究方案抑郁症肝气郁证患者抑郁眼神识别与关键指标探索_第3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研究方案抑郁症肝气郁证患者抑郁眼神识别与关键指标探索_第4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研究方案抑郁症肝气郁证患者抑郁眼神识别与关键指标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研究方案抑郁症肝气郁证患者抑郁眼神识别与关键指标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http://www.docin.com/sundae_meng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研究方案项目名称:抑郁症肝气郁证患者抑郁眼神识别与关键指标探索项目编号:项目负责人:http://www.docin.com/sundae_meng一、研究目标(一)初步揭示抑郁眼神与抑郁情绪体验关系(二)初步揭示抑郁眼神与肝失疏泄深层关系二、研究内容(一)抑郁症患者抑郁眼神的模式识别研究(二)抑郁症患者抑郁眼神与体内关键指标关系研究三、研究方案(一)抑郁症患者抑郁眼神的识别研究1.抑郁症患者眼动研究1.1研究对象1.1.1对象来源病例

2、组:150例来自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济南市中心医院情志病研究中心对照组:50例来自山东中医药大学学生、教师健康志愿者。1.1.2诊断标准抑郁症诊断标准采用抑郁症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修订本(ICD-10)诊断标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评分≥20分;中医证候诊断标准中医辨证标准依据课题组前期研究制定的辨证标准。1.1.3病情严重程度标准依据ICD-10关于抑郁症的分类与诊断标准,分为轻度(F32.0)、中度(F32.l)、重度(F32.2不伴精神病性症状)1.1.4纳入标准抑郁症组符合上述抑郁症西医诊断标准;符合上述抑

3、郁症中医证候辨证标准;http://www.docin.com/sundae_meng年龄在18-65岁;躯体检查未发现脑、心、肝、肾等系统明显异常者;色觉正常、裸眼或矫正视力正常;文化程度为初中以上;经专家判别后有抑郁表情及眼神;自愿签署进入研究知情同意书;对照组年龄在18-65岁;目前精神状况良好,既往无精神疾病史;无严重躯体疾病;色觉正常、裸眼或矫正视力正常;文化程度为初中以上;自愿签署进入研究知情同意书;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分布与抑郁症组相匹配;1.1.5排除标准无法合作者或不愿合作者;排除器质性脑疾病排除精神发育迟滞

4、排除任何动眼神经功能障碍排除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等严重精神病者;排除药物依赖或酒精依赖者;1.2仪器设备实验采用SMI公司生产的iViewXRED500眼动仪,采用瞳孔+角膜反射模式记录。采样率达500HZ,可追踪水平平位置±40°,垂直位置±60°范围内的眼球运动变化,追踪分辨率为0.03°(typ),凝视精度<0.4°(typ.),http://www.docin.com/sundae_meng系统延迟<6ms;※※英寸显示器,分辨率设置为※×※,被试的眼位与屏幕中心等高,眼睛距屏幕60cm,实验采用无光照环境,允许头

5、动范围40x40厘米(距离70厘米),实验程序用VC++(E-Prime)编制。1.3刺激任务1.3.1正向眼跳和反向眼跳每个被试均完成正向眼跳和反向眼跳,先后顺序随机。正向眼跳时在显示器的中心位置呈现注视点0.5°×0.5°的白色(RGB=)“+”,亮度为像素为:1500一2000ms(持续时间是随机的),在中央注视点消失的同时,目标(目标为直径0.4°的绿色圆点(RGB=),亮度为:,像素为)被呈现在离中央注视点左边或右边6°、11°、16°,目标呈现的方向和位置都是随机的,持续时间为1000ms,在目标消失以后,间隔10

6、00ms,下次试验开始,间隔期间没有刺激呈现;反向眼跳时在显示器的中心位置呈现注视点2000-2500ms(持续时间是随机的),在中央注视点消失的同时,目标被呈现在离中央注视点左边或右边5°、10°、15°,目标呈现的方向和位置都是随机的,持续时间为1000ms,注视点和目标刺激的大小颜色与正向眼跳相同。反应结束时会在正确位置上出现300ms的白色反馈点,白色反馈点消失以后,间隔1000ms,下次试验开始,间隔期间没有刺激呈现。一般角度越小则诱导性越大,研究发现反向眼跳角度为1-12°时抑制难度最大[7]。正向和反向眼跳的目标

7、刺激在角度设置上是不同的,因为实验要考察被试眼跳落点的精确性,如果各任务的目标刺激角度相同,被试多次眼跳后就会由于练习效应而提高眼跳落点的精确性,故设置不同的角度以防止运动技能或经验的迁移[6]。1.3.2平滑追踪眼动受试者追踪以一定速度水平运动的目标,目标为白色“+”大小0.5°×0.5°,移动目标的视角为距离屏幕中心±10°,目标移动速度分别为10°/s、20°/s、30°/s、40°/s、50°/s,以每种速度均距离屏幕中心±10°移动5圈,随后再以每种速度均距离屏幕中心±20°移动5圈。1.3.3固视http://ww

8、w.docin.com/sundae_meng每个被试均完成三个不同的固视任务,先后顺序随机,每个任务前均进行校准。第一个任务(无分心物固视),要求被试注视屏幕中心的目标50s,(白色“+”,0.3°×0.3°)第二个任务(有分心物固视),要求被试集中精力注视屏幕中心的目标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