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下册 实践与探索(四)教案 华东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 实践与探索(四)教案 华东师大版

ID:29213935

大小:5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7

七年级数学下册 实践与探索(四)教案 华东师大版_第1页
七年级数学下册 实践与探索(四)教案 华东师大版_第2页
七年级数学下册 实践与探索(四)教案 华东师大版_第3页
七年级数学下册 实践与探索(四)教案 华东师大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数学下册 实践与探索(四)教案 华东师大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实践与探索(四)知识技能目标列方程解应用题,是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即数学式子),通过对抽象式子的演绎变化,使实际问题得到解答的过程.要实现这种从具体到抽象的转化,就要找到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用已知数及所设的未知数把它表示成等式.因为设未知数列方程的过程就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过程性目标1.使学生体验到在解行程问题时画示意图能使数量关系直观化,更容易地找出用于列方程的相等关系;2.使学生掌握行程问题中基本数量关系是:路程=速度×时间变形可得到: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3.使学生掌握相遇问题的相等关系:相遇时间×速度和=路程和,追及问题的相等关系:追及时间×速度差=被

2、追及距离.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例1小张和父亲预定搭乘家门口的公共汽车赶往火车站,去家乡看望爷爷.在行驶了三分之一路程后,估计继续乘公共汽车将会在火车开车后半小时到达火车站.随即下车改乘出租车,车速提高了一倍,结果赶在火车开车前15分钟到达火车站.已知公共汽车的平均速度是40千米/时,问小张家到火车站有多远?吴小红同学给出了一种解法:设小张家到火车站的路程是x千米,由实际时间比原计划乘公共汽车提前了45分钟,可列出方程解这个方程:3x―x―x=90x=90经检验,它符合题意.答:小张到火车站的路程是90千米.张勇同学又提出另一种解法:设实际上乘公共汽车行驶了x千米,则从小张家到火车站的路程

3、是3x千米,乘出租车行使了2x千米.注意到提前的小时是由于乘出租车而少用的,可列出方程解这个方程得:x=30.3x=90.所得的答案与解法一相同.讨论 试比较以上两种解法,它们各是如何设未知数的?哪一种比较方便?是不是还有其它设未知数的方法?试试看.二、探究归纳1.行程问题中基本数量关系是:路程=速度×时间变形可得到: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2.常见题型是相遇问题、追及问题,不管哪个题型都有以下的相等关系:相遇:相遇时间×速度和=路程和,追及:追及时间×速度差=被追及距离.三、实践应用例1甲、乙两地相距180千米,甲地有一列慢车每小时可行40千米,乙地有一列快车,每小时可行60

4、千米,请你提出问题,并列出方程.分析 根据条件,可提出许多问题,现举例如下:提问①:两辆汽车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多少时间相遇?设经过x小时相遇,如图(1),则有40x+60x=180提问②:两辆汽车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背而行,多少时间相距360千米?设经过x小时相距360千米,如图(2),则有40x+180+60x=360提问③:两车同时同向而行,若快车在慢车之后,则多少小时后快车追上慢车?设经过x小时快车追上慢车,如图(3),则有40x+180=60x提问④:两车同时同向而行,若快车在慢车之后,则多少小时后快车与慢车相距50千米?设经过x小时快车与慢车相距50千米,分“

5、慢车在前”和“快车超过慢车后快车在前”两种情况:如图(4)和图(5),若慢车在前,则有  180+40x=60x+50若快车超过慢车后快车在前,则有  180+40x+50=60x例2一队学生由学校出发,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去某农场参加劳动.走了1千米路时,一个学生奉命以每小时5千米的速度跑步回校取一件东西;取得东西后又立即以同样的速度跑步追赶队伍,结果在距农场1.5千米的地方追上了队伍.求学校到农场的路程.分析:这里,我们可以视“离校1千米处”为起点,“学生”与“队伍”则是同时从同地出发,在距农场1.5千米处追上.用线示图表示如图.设学校与农场相距s千米,依题意,有下表.等量关系则从最

6、后填入的“时间”一列中去找.显然,从距学校1千米处“同时出发至追上”,两者用的时间相等.解设学校与农场相距s千米,则从距学校1千米处到学生追上队伍,学生跑的路程是[1+(s-1.5)]千米,队伍走的路程是(s-1-1.5)千米.5(s-2.5)=4(s-0.5)5s-12.5=4s-2s=10.5答:学校与农场相距10.5千米.四、交流反思1.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是两类典型的行程问题,在同时出发的前提下,如果我们用v1、v2表示运动双方的速度,t表示运动开始直至相遇或追上所经过的时间,S表示运动开始双方之间的路程,那么相遇问题就有以下的相等关系:v1t+v2t=S即(v1+v2)t=S追及

7、问题就有以下的相等关系:v1t-v2t=S(v1>v2)即(v1-v2)t=S从上述相等关系中,v1、v2、t、S这4个量中只要知道其中3个,就可以求出第4个.2.关键词:“同时”或“先走”、“相向而行”等.五、检测反馈1.学校规定早上7点到校,张民以每分钟60米的速度步行,可提早2分钟到学校;若以每分钟50米的速度步行,会迟到2分钟,问张民的家到学校有多少米?2.甲、乙两人分别同时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若甲每小时走12k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