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愚公移山》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愚公移山》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ID:29226467

大小:3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7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愚公移山》教学设计新人教版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愚公移山》教学设计新人教版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愚公移山》教学设计新人教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愚公移山》教学设计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愚公移山》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词语。2.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能力目标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德育目标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2.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教学难点1.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教学方法1.诵读法 2.品读法 3.延伸拓展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语设计播放歌曲《愚公移山》,导入课文。二、出示学习目标1、通过愚公移

2、山的故事,体会愚公这个人物形象。2、理解对比和烘托的写法。3、懂得愚公移山这个寓言所讲述的道理。三、作者简介。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郑国人。《愚公移山》选自《列子》。《列子》是道家重要典籍,这部书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四、检查预习。读准字音:给红色的汉字注音。仞rèn   箕畚jī běn 孀妻shuāng   始龀chèn   穷匮kuì    亡以应wú五、走进文本(一)、听读课文听准字音,听清楚人物对话的语气、语调,画出疑点。播放朗读示范,学生听读。(二)、四人小组自学,在扫清难词障碍的基础上,试着逐字落实翻译全

3、文,并将组内无法解决的疑难语句划出来。(三)、解释“阴、阳”(四)、翻译下列句子。1.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3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还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怎么样呢?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箕畚把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3.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4.帝感其诚。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五)、复述课文:再读课文,四人小组共同准备复述“愚公移山”的故事,并推荐一名同学,准备在全班复述。要求:语言流畅,可加上一定的合理想象。   出示复述提示。六、整体把握,感知课文。(一)、文章最主要的人物有哪两个?他们的名字是什么意思?愚公、智叟。傻

4、老头、聪明老头。(二)、愚公“愚”在何处?(提示:可以从移的对象、移山的理由、移山的目标、移山的手段、移至地点、移山耗时、移山人力等方面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三)、智叟“智”在何处?反对移山的理由体现智慧。面对反驳沉默不语体现智慧。总结: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则认为“愚公不愚,智叟不智”。(四)、毛泽东与《愚公移山》毛泽东说:“现在也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一座叫做帝国主义,一座叫做封建主义。中国共产党早就下了决心,要挖掉这两座山。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从此愚

5、公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愚公精神是怎样的一种精神?   克服困难的精神,要具有“挖山”的信心和勇气;具有坚持不懈、长期艰苦奋斗的精神;具有远大的目光和发展变化的观点。(五)、从这个意义上说,愚公是怎样一个人?文章何处还能体现愚公的其他性格?老而弥坚、抱负远大、知难而上、意志坚定,具有远大的目光和发展的观点。“聚室而谋”:民主(六)、综上所述,对于愚公和智叟我们又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呢?愚公不愚     智叟不智这样我们得出了两个截然相反的结论:愚公愚,智叟智;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6、。         哪一个结论,更符合作者的本意呢?提示:1、本文是一篇寓言。不能以科学的眼光看待文学作品。   2、不能以现代的眼光看古人。补充寓言的相关知识。七、质疑探究(一)、分角色诵读,扮演愚公、智叟、妻子等角色,读出各自的性格和语气。(二)、作者运用什么手法塑造了愚公这一人物形象?试举例说明。 1、欲扬先抑手法 3先写其愚,后写其智(自子孙孙无穷匮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2、对比衬托手法(1)以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衬托愚公形象。(2)以智叟的形象衬托愚公形象。(3)以山神之“惧”和天帝之“感”衬托愚公形象。(三)、智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7、作者又运用了什么手法塑造了这一形象?智叟:自作聪明、知难而退、目光短浅,静止地看问题。对比衬托手法:(1)以“孀妻弱子”的形象衬托智叟形象。(2)以愚公的形象衬托智叟形象。(四)、愚公的妻子在“聚室而谋”时对移山提出异议,这与智叟对移山的态度是一样的吗?不一样。愚公之妻 ,是出于对丈夫的关心和担心,她并不反对移山。智叟,则是对愚公的轻视和嘲笑,他反对移山。比较愚公妻子和智叟的言行。(五)、故事的最后还是靠神仙的力量背走了大山,这样看来愚公还是无能的。你同意吗?这样的结局是为了说明愚公的精神感人之深,其移山之举有不可抗拒的力量。(六)、你能说一说寄寓在这个故

8、事中的道理吗?表现了古人坚强的毅力和改造大自然顽强的精神。(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