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10《那树》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10《那树》教案新人教版

ID:29234339

大小:4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17

九年级语文下册10《那树》教案新人教版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10《那树》教案新人教版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10《那树》教案新人教版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10《那树》教案新人教版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10《那树》教案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下册10《那树》教案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0那 树9知识与技能1.了解王鼎钧及其散文创作成就。2.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过程与方法1.理解托物寓意的创作手法,品味文章的艺术性,逐步培养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2.揣摩语言,体味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培养语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发展与环保的矛盾,树立科学的发展观。重点1.了解那树的生命历程,把握树的价值、品格及其命运,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2.掌握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的表达效果。难点揣摩关键语句,体味作者痛苦、悲悯、愤激的情感,感受老树命运的悲剧色彩。朗读法、讨论点拨法、品读法、延伸拓展法。多媒体课件、与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相关的图

2、片资料。2课时大地上最悦目的颜色是绿色,大地上站立的最大的生命群体是森林,但是在今天,许多地方的绿色正逐渐被吞噬,它们在疾速奔驰的人类文明的车轮的碾压下,成片成片地消失了。这不,就连街头那棵老树也未能幸免,就让我们一起拜读王鼎钧先生为那树写的“悼词”9吧。王鼎钧,台湾当代作家。山东临沂人,1927年生。王鼎钧的创作文体很广,有小说、散文、随笔、杂文、小品、电视剧本、影评、小说批评等等。著有散文集《开放的人生》《海水天涯中国人》《左心房漩涡》,回忆录《昨天的云》。20世纪60年代,台湾经济飞速发展,工业文明无情地征服了农业文明,人与自然的距离越来越远,环境遭受的

3、破坏也日渐严重。作者深刻、透彻地看到了人类文明的两重性,写了不少文章,呼吁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那树》即其中的一篇。1.学生默读课文,积累生字生词。2.选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范读课文,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把握感情分寸,应深沉,不宜强烈奔放。3.学生大声读课文。4.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文意。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生1:本文描述了那树很久以来一直默默奉献,最后毫无怨言地引颈受戮的过程,歌颂了他的献身精神,体现了一切都要为发展让路的主旨。生2:本文写了一棵老树生为人类、生为大地而最终绿着死的悲剧生涯,揭示了人类文明造成的灾害,表现了作者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质疑。生3:本文写了一棵

4、老树从生到死的生命历程,表达了作者对大树命运的痛惜和思考——人类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教师总结:以上几位同学的看法各不相同,到底孰是孰非,让我们探究一番再作决断。5.把握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思路。本文按大树生命经历的顺序叙事,越是久远的叙述得越简略,越是近期的叙述得越详细。写大树的早期、近期和现时的情况,都有较为明显的语言标志。如第6自然段开头有一“但是”转折,表明将要讲述另一种相反的情况,由早期的大树自然过渡到近期的大树。如第9自然段开头说“这天,一个喝醉了的驾驶者……”表明将要讲述某一具体事件,由写近期的大树自然地过渡到写现时的大树。梳理文章思路

5、时,要充分借助这些语言标志(路标),方可快速理清全文思路,整体把握文章。1.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容貌特征、个性、经历,每个事物也会有它自己的独特之处。我们先来看看文中那树有哪些特点。很久很久——破败荒凉,远离现代文明。坚固稳定——虽老但生命力旺盛,甚至被奉为神灵,人们敬畏老树。2.那确是一棵老树,它又为人类做了些什么呢?(功用给行人纳凉、给鸟栖身之所、给孩子们带来欢乐、又给情侣以温馨的感觉。用一个词概括——9荫庇。3.这株世世代代造福于人类的老树后来又遭遇了什么样的命运?被伐。用电锯、利斧及美制十字镐等现代化的工具,还将断根闷死在层层石子、柏油之下。4.文中的树

6、是一棵怎样的树?那是一棵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树。它给人类带来浓荫,驱走烦躁,把生命之绿铺满大地。即使在高楼大厦、交通拥挤的今天也默默地贡献着。那是一棵坚固顽强的树。你看,“有一年,台风连吹两天两夜,附近的树全被吹断,房屋也倒坍了不少,只有那棵树屹立不动。”那是一棵能预知未来、富有爱心的树。它在预知自己将被砍伐时,先告知体内的蚂蚁,让它们尽快搬走。那是一棵非常可怜的大树,它为人类默默奉献了那么多,到头来却惨遭砍伐。5.作者描述老树的形象时,融注了浓浓的情感,请揣摩在“绿着生”“绿着死”两个生命阶段的描摹过程中,表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绿着生”:那树古老、神奇、

7、多情、忠诚,作者对树怀有满腔的热爱和崇敬之情。树的生存受到威胁,但它“绿得更深沉”“依然绿着”“照旧绿”“绿得很”“树是世袭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平淡的言词背后,涌动着汹涌的激情。“绿着死”:“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树遭杀戮,惨不忍睹,作者心中的痛苦、悲哀、愤激之情溢于言表。前面,我们主要就课文的内容方面进行了研讨,下面我们就写作方面再进行分析。同学们可展开讨论,看看本文在写作方面会给我们怎样的启发。1.文章有哪几处引用故事发生地的人的传说,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本文主要由作者以第三人称作全知全能式的

8、叙述,但有几处是引用他人的话叙述,那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