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教材全解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教材全解 人教新课标版

ID:29280387

大小:2.42 MB

页数:418页

时间:2018-12-18

八年级语文下册 教材全解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教材全解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教材全解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教材全解 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教材全解 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 教材全解 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版八下教材全解第一单元单元目标展示1.学会体察并探究文中的思想感情及人文精神,从而受到正确的人生态度、情感价值观的教育,提高人文素养,建塑健全的人格。2.拓展视野、联系背景,力求进入人物的精神世界,将名人、伟人的间接经验融入自己的人生体验,加深对生活、人生的理解和感悟。3.了解文体特点,揣摩叙事语言,进一步培养语感,养成对语言文字进行品味的能力和习惯。一藤野先生鲁迅目标全解知识与能力1.理解、积累“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做到会读、会写并理解其含义。2.收集鲁迅生平和创作的资料,认识鲁迅的人生道路,为理解鲁迅作品打下基础。过程与方法1.明确这篇回忆录是按照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情发

2、生的先后顺序记叙的。2.复习人物描写的方法,探究本文外貌描写及典型事例对揭示人物思想和性格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学习他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精神。2.学习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文题全解题目解说《藤野先生》是鲁迅对20世纪初自己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经历的回顾,重点叙述了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热情歌颂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格,洋溢着作者的一腔爱国之情。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

3、阿Q正传》。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许多本杂文集,收在《鲁迅全集》里。本文写于1930年。背景资料鲁迅先生东渡日本留学,弃矿从医,幸遇藤野先生;不久又弃医从文,惜别藤野先生。1926年8月底,由于北洋军阀反动政府的迫害,鲁迅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任教。《藤野先生》这篇散文就是鲁迅离别藤野先生20年后,于1926年10月12日在厦门大学满怀深情地写下了这篇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回忆了他1904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时的生活片段。鲁迅早年留学日本期间,正值日俄战争,许多日本人深受狭隘民族主义的毒害,但藤野先生毫不受恶劣空气的影响。鲁

4、迅深切感受到藤野先生人格的伟大,怀着感激的心情,颂扬了他的师德,颂扬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正文全解句段全解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象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句解:文章第一段,“无非”表现了作者怀着寻求救国之路的愿望到异国去留学,但那里的留学生不学无术的状况让人失望。看似淡然,实际上强烈不满。“标致”实际上是反语,表现了作者对不知羞辱的留学生的讽刺。]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

5、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句解:是过渡段,承上启下,由记叙在东京的所见所感转到记叙在仙台的见闻和感受。]段解:第一部分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及感受以及转到仙台求学的原因。第一部分内容看似与写藤野先生无关,实际上从侧面反映了鲁迅不愿与清国留学生同流合污的爱国主义思想。他离开了东京,前往仙台,这为与藤野先生的相识埋下了伏笔。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

6、还记得这名目。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句解:“日暮里”中“日暮”会使作用自然想到“日暮途穷”之意,从而触发他对社会黑暗的忧愤之情,所以记得;“水户”则是反抗清朝至死不渝的朱舜水客死的地方,作者这时也正身居异国他乡,对这样一位具有民族气节的学者自然会产生仰慕之情,因而也记得。这样写是为了表达作者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利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句解:“大概”有猜测、估计之意,表示似有此事,又不能完全肯定。它与句末的“罢”合用,更加强了不敢肯定的语气。“物以希为贵”从字面上看是仙台“还没有中国学生”,“我”当算第一

7、个。但这不是受优待的根本原因。作者用“大概”一词诙谐而含蓄地猜测其根本原因大概是出于日本人民的善良心地和对中国留学生的友好之情。]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我先是住在监狱旁边一个客店里的,初冬已经颇冷,蚊子却还多,后来用被盖了全身,用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