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心理健康与法制教育教案

四年级心理健康与法制教育教案

ID:29354428

大小:152.0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8-12-18

四年级心理健康与法制教育教案_第1页
四年级心理健康与法制教育教案_第2页
四年级心理健康与法制教育教案_第3页
四年级心理健康与法制教育教案_第4页
四年级心理健康与法制教育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年级心理健康与法制教育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电子备课教案(2017年----2018年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青铜小学科目:心理健康与法制教育年级:四年级教师:董雪莲29四年级心理健康与法制教育教学案例设计课题培养学习好习惯教学时间第1周教学班级四年级教者董雪莲教学目标教师: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让学生意识到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积极性和必要性,形成好习惯会带来好效果、好成绩的观念。学生:知道学习习惯包括哪些内容,分析自身已具备的好习惯及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改掉不良习惯。教学设计一、导入教师:同学们,有一个特别活泼、聪明的女孩子叫小

2、彤,好的爸爸妈妈现在可为好苦恼极了。为什么苦恼呢?[档案馆]里的故事会告诉你。二、讲故事教师请一位同学讲小彤的故事,同时将故事内容制作成投影片打出来。教师结合[咨询台]的内容给学生们分析。教师:学习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你学习的效果、成绩,甚至会影响你学习自信心的建立和保持。有了好习惯,才能使你充分发挥聪明才智!说到这儿,我已经注意到很多同学都要在思考自己的学习习惯建立没建立、建立的好不好。那就让我们一起完成一个“学习习惯齐诊断“的活动吧!三、课堂活动1、为自己打分(1)自评教师:你在三年多的学校生活

3、里,完成了大量的学习任务,但并不是每个同学都已经养成了好的习惯。书里给你列出了A、B、C、D、E、F六大类25项习惯,你根据自己做的情况给自己打个分(教师介绍评分标准并举例说明。)29教师:你的分数只有你自己知道,所以你一定要按照真实情况评分,这样才能研帮助你自己。(2)分析  把你各项得分加起来,填在“总分”后的横线上再看看你在哪个分数段里,你就能对自己有个评价了。按要求完成接下来的任务。2、彼此谋划教师;以六人为一组,认我们在自评与分析的基础上讨论讨论学习习惯的养成问题,大家互相帮助,好吗?学

4、生边讨论边把内容记录下来。前两个环节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组内演讲。教师:很多同学在学习习惯的养成这一问题上有不少要说的,我给每个同学一分钟,以“好习惯带来好效果”为题目,说说你的想法。四、实践指导(放“五岁成习,六十亦然”的投影片,并解释其意)良好的学习习惯会使你终生受益,所以,应尽早培养,让老师教给你四种方法。放四种方法名称的投影片并逐一解释。教师:请同学们拿起笔,学习每一种方法后你都要为自己完成任务一些任务,是什么任务呢?教师带领学生完成对方法的熟悉、学习过程。五、教师总结教师:培养学习好习惯

5、,我们在一堂课的时间里了解了这么多好方法,有同学给你的,有老师给你的,还有你自己找到的。对于这些好方法你一定都很想试试。那就先与父母协商一个奖惩制度,按你学习自我训练法时订的计划做一番尝试吧。祝你成功!29四年级心理健康与法制教育教学案例计课题法制教育教学时间第2周教学班级四年级教者董雪莲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基本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守法观念。2、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了解并知道如何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3、通过案例分析与学生的讨论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教学设计一、导入触目惊心:据统计

6、,在我国,25周岁以下的人犯罪占犯罪总数的70%以上,青少年犯罪日渐攀升,每年新产生的少年犯人数竟高达15万。这些犯罪行为的形成,除了受某些外界因素影响外,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很重要。那么怎样才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呢?未成年中小学生应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十分必要。二、你对国家的相关法律知道多少?1、说出你所知道的法律法规。2、师总结并出示课件。法律词典:违法——指违反法律规定,危害国家、社会和公民利益,依法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

7、通常表现为对正常社会秩序的破坏,对公民人身权利和公私财产等合法权益的侵犯,犯罪——指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三、合作交流:问题1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自己有没有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一)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二)携带自制刀具,屡教不改;(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四)传播淫秽读物或音像制品等;(五)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六)多次偷窃;(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八)吸毒、注射毒品;

8、(九)其它危害社会行为。严重不良行为的发展延伸就是犯罪。中度不良行为:29中度不良行为是指未成年人父母或其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一)旷课、夜不归宿;(二)携带管制刀具;(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五)偷窃、故意损坏财物;(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和诉营业歌舞等场所;(九)其它严重违背社会的不良行为;(十)吸烟、酗酒。问题2、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