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俄国农奴制改革 复习学案 岳麓版选修1

高中历史 俄国农奴制改革 复习学案 岳麓版选修1

ID:29361770

大小:83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19

高中历史 俄国农奴制改革 复习学案 岳麓版选修1_第1页
高中历史 俄国农奴制改革 复习学案 岳麓版选修1_第2页
高中历史 俄国农奴制改革 复习学案 岳麓版选修1_第3页
高中历史 俄国农奴制改革 复习学案 岳麓版选修1_第4页
高中历史 俄国农奴制改革 复习学案 岳麓版选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俄国农奴制改革 复习学案 岳麓版选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课程标准☞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①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②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二、教学重点☞③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三、知识整合☞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基本内容及对各自国家近代化的推动作用和局限性四、基础知识归纳☞一、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1.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农奴制阻碍工业的发展19世纪40年代,工业革命扩展到俄国。但是在农奴制度下,俄国既缺乏工业革命必需的自由劳动力,也缺少工业资本,更不能提供必要

2、的国内市场,这一切使得俄国工业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西欧主要国家。农奴制成为阻碍俄国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废除农奴制的呼声日益高涨。2.政治上:农奴制引发尖锐的社会矛盾。农奴制激起农民的不断反抗19世纪中叶,俄国农村人口一半以上是农奴。农奴承担繁重的劳役地租和赋税,生活贫困不堪。反抗斗争越来越多,农民起义群起。3.思想上:出现反对农奴制和专制统治的新思潮。新思潮的涌动受“十二月党人起义”的影响,19世纪四五十年代,俄国改革派提出必须解放农民,由农民向地主赎取份地。激进派要求无条件地给予农民自由和土地,其主要代表人物有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

3、等人。4.军事上:1855年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俄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加剧了社会危机。1853------1856年,俄国与英法为争夺奥斯曼土耳其,双方展开激战,史称“克里米亚战争”。由于俄国武器装备匮乏且陈旧,交通运输原始落后,指挥系统腐败无能等原因,俄国战败战争导致俄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各地农民纷纷暴动,深深震撼了封建统治。亚历山大二世继位以后,面对内忧外患的局势,不得不走上一条自上而下的改革道路。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1861年3月3日,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和宣言。这些法令被统称为“二一九法

4、令”(俄历二月十九日),又称解放法令。主要内容有:①关于农奴的人身解放:从法令颁布时间起,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得买卖或干涉其生活。地主再也不能把农民当作私有财产任意买卖、赠送和抵押,他们享有公民权利,可以签订契约、提起诉讼、自由结婚、经商、做工和合法拥有财产。②关于农民的份地:法令规定,土地仍归属地主所有,但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但其大小、肥瘠由地主决定;份地须高价赎买,未付清赎金前,农民仍须给地主服劳役、交代役金。农民除了要交付赎金,还要承担各种临时义务。份地的多少和农民应负什么义务都订立契约。③关于赎金:农民获得份地时,首

5、先必须以现金形式支付土地赎金的20%-------25%,赎金高于当时土地实际价格二三倍。④关于改革后对农民的组织管理:为了管理农民还建立了一种新的管理组织―“村社”,在村社里面设置一个由地方贵族担任的调停人。同时,法令规定由村社负责农民份地赎金和赋税的交纳,付清赎金后,农民必须得到村社的同意才能脱离村社。三、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评价1、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也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一次公开、野蛮的掠夺。2、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1)进步性①法令在法律上废除了封建地主对农奴的人身控制,两千多万农

6、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大大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②通过改革,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对促进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③这次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它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2)局限性①不彻底性: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如沙皇专制、地主土地所有制等);农民仍然处于被压迫、被剥削的无权地位。农民仍然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的严格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还被束缚在土地上。“二一九法令”实际上是一个妥协的产物,存在着明显的历史局限性。②掠夺性:这次改革

7、实际上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解放”后的农奴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五、重难点归纳☞③欺骗性:改革后,农民获得的土地不仅贫瘠、耕作不便,而且耕种的土地比原来减少,为了生计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改革后的农民为生计重新受盘剥。1、如何理解亚历山大二世改革(1)性质:具有明显的资产阶级性质。他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方面实行的改革,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劳动力、市场和资金。改革后,俄国工业资本主义有了迅速发展。政治方面,沙皇专制政权逐步变成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2)进步性①作用:推动了俄国社会的发展

8、,是一次历史的进步。“二一九法令”废除了农奴制,改革在法律上废除了封建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农奴不再是地主的私有财产,广大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大大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通过改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