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历史 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2

ID:29362372

大小:16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9

高中历史 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第四课古代的经济政策教案重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演变及其影响;“重农抑商”政策时事的原因和评价;“闭关锁国”政策实施的背景及其评价。难点:井田制的瓦解;“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历代政府的经济政策与时代特点的关系。课前自主学习1.我国古代土地制度土地国有制有和等,而土地私有制确立于时期。为保证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赋税收入,各代均采取政策。2.中国的海外贸易历史悠久,明代初期仍欢迎海外各国来华进行官方贸易。但是,后来又下令实行海禁。3.清代初年,为了对付人民的抗清斗争,厉行海禁、迁界,实行政策。4.清代长期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妨碍的开拓,抑制,阻碍的滋长。课堂合作探究知

2、识点一:土地制度的演变1.原始社会的土地公有制:在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共同劳动,平均分配。2.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井田制(1)夏、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一切土地属于国王。国王把直接控制之外的土地分赐给诸侯。诸侯又将土地分赐给卿大夫。受田者只能世代使用,不得转让与买卖土地,并要向国王缴纳贡赋。(2)春秋时期,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出现了许多私田,其主人隐瞒不报,不向国君交纳赋税,加之战争频繁,在井田上耕作的劳动力不断减少,井田制日趋瓦解。(3)公元前594年,鲁国首先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纳税。其他诸侯国相继进行税制改革,井田制彻底瓦解。3.封建社

3、会的土地制度(1)土地私有制:①形成原因:根源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末期,各诸侯国进行的税制改革加速了土地私有制的形成。②形成:春秋末期各诸侯国的税制改革,促使土地逐步由国有向私有转变,并形成了新的剥削方式;战国时期的各国变法,最终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③发展演变:从战国时期开始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土地兼并现象一直存在。(2)土地国有制:①曹魏推行屯田制,分为军屯和民屯,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②均田制在北魏时开始实行。隋代和唐代前期继续实行这一制度,并进一步完善。均田制条件下,政府进行授田,并规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主要部分

4、不能买卖,授田者死后归还给国家。唐朝中期以后,随着土地兼并与土地买卖的频繁,均田制逐渐瓦解。【例1】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反映了()A.封建生产方式比井田制进步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C.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D.上层建筑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变式题1】从西周“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A.封建王权的建立B.分封制的瓦解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D.上层建筑的变化知识点二:“重农抑商"1.商周时期,国家曾鼓励、支持商业发展,商业发挥着重要作用。2.战国时期以来,为禁止农民弃农经商,稳定农业生产和封建政权统治,商鞅变法首创“重农抑商”。

5、后继的封建统治者大多继承重农抑商政策。3.西汉初年,统治者推行一系列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4.明清统治者继续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1)明清两代继续执行重农抑商政策。明太祖即告谕户部大臣,理财之术在于“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清雍正帝也强调“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因此要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2)明清重农抑商的主要措施①专卖制度和歧视商人:明清两代都继承传统的专卖制度,由官府垄断盐、茶等重要商品的经营,独占专利。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明初商税三十抽一,后来商税名目渐多,税

6、率也不断提高。明神宗时,派遣大批宦官充当矿监、税使,四处设置榷税关卡,任意征收商税,几乎是“无物不税,无处不税”。清代也是关卡林立,“关津有过路之税,镇集有落脚之税”。此外,官府还有许多歧视商人的规定。如明政府曾规定,商贾只许穿绢、布缝制的衣服;农家有一人经商的,也不许穿绸、纱缝制的衣服;还规定商贩和仆役、娼优等下贱之人禁止穿用貂裘,商贾及技艺之人的家用器皿不许用银。②手工业官营:明清两代都组建了庞大的官营手工业。据统计,明前期官营手工业占用的工匠达到三十万人,加上为官营手工业服务的民夫共约一百八十万人。清代虽将官匠改为雇募,但仍保留相当规模的官营手工业。官营手工业的存在,大

7、大限制了民营手工业的发展空间。不仅如此,明清政府还采取征收重税、压价收购等种种手段,压制民营手工业的发展。(3)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明清的重农抑商政策,不仅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而且强化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使之迟迟难以瓦解。【例2】从战国时期开始直至清朝前期,重农抑商政策一直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对上述问题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给自足的生产特点使商品经济被轻视B.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必须关心农民利益[C.农业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D.国家人口以农民主为,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