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1

ID:29375125

大小:15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19

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拟用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任务是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规律,以此为载体,用“导学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规律的探究过程,利用v-t图象,渗透物理思想方法(化繁为简、极限思想、微元法等),得出“v-t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的结论,然后通过计算“面积”得出运动位移的规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发散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让学生感悟物理思想方法。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v-

2、t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初步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规律。2、过程与方法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规律的探究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渗透物理思想方法,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通过v-t图象推出位移公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热情,感悟物理思想方法,培养科学精神。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规律的探究过程,体验探究方法。2、教学难点物理思想方法的渗透。四、学情分析1、学科知识分析: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已学过瞬时速度、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位移规律的基础上,探究匀变速直

3、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在上一章中用极限思想介绍了瞬时速度与瞬时加速度,学生已能接受极限思想。2、学生能力要求:学生已初步了解极限思想,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过程中,要进一步渗透极限思想。要在学生体会“v—t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代表匀运动位移”的过程中,逐步渗透体“无限分割再求和”这种微元法的思想方法。使学生感悟物理思想方法,提高物理思维能力。五、教学过程(简略)[引入](教师)伽利略相信,自然界是简单的,自然规律也是简单的。我们研究问题,总是从最简单的开始,通过对简单问题的研究,认识了许多复杂的规律,这是

4、科学探究常用的一种方法。v0tt/sv问题:最简单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它的特征是什么?位移和时间有怎样的关系?(回答)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对应v-t图线与t轴所围成的面积.(教师)问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是否也对应v-t图线与t轴所围成的面积.[新课](板书)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v/(m/s)0tt/s一、用v-t图象研究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对应v-t图线与t轴所围成的面积.(教师)问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是否也对应v-t图象一定的面积?(回答)我们需要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规律![活动1

5、----研究方法的探讨](教师)在初中时,我们曾经用“以直代曲”的方法,估测一段曲线的长度。将复杂问题抽象成一个我们熟悉的简单模型,利用这个模型的规律进行近似研究,能得到接近真实值的研究结果。这是物理思想方法之一。问题:这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方法?要研究变速运动的位移规律我们已知匀速运动位移的规律能否借鉴匀速运动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变速运动?复杂问题简单模型化繁为简的思想方法(回答)化繁为简的思想方法(教师)问题:我们应怎样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学生)讨论(教师)在很短时间(⊿t)内,将变速直线运动近似为匀速直线运动,利用x=vt计算每

6、一段的位移,各段位移之和即为变速运动的位移。这是用简单模型来研究复杂问题的思想方法怎样研究变速运动规律?变速运动匀速运动抽象在很小一段时间内,化“变”为“不变”化繁为简的思想方法[活动2----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实例:一个物体以10m/s的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2,求经过4s运动的位移。(教师)问题:我们怎样能求出位移?(学生)讨论(教师)探究思路:将运动分成时间相等(⊿t)的若干段,在⊿t内,将物体视为匀速直线运动,每段位移之和即总位移。探究1:将运动分成时间相等的两段,即⊿t=2秒。思路:在⊿t=2

7、秒内,将物体视为匀速直线运动,两段位移之和即总位移。问题:在⊿t=2s内,视为匀速直线运动。运动速度取多大?(回答)可以取⊿t=2s内的初速度或末速度,也可取中间任一点的速度时刻(s)024速度(m/s)101418[探究1-取初速度为匀速运动速度]:探究1-1:将运动分成等时两段,即⊿t=2秒内为匀速运动。时刻(s)01234速度(m/s)1012141618问题:运算结果偏大还是偏小?(回答)偏小探究1-2:将运动分成等时间的四段,即⊿t=1秒内为匀速运动。问题:运算结果偏大还是偏小?时刻(s)00.511.522.533.

8、54速度(m/s)101112131415161718(回答)偏小探究1-3:将运动分成等时的八段,即⊿t=0.5秒内为匀速运动。问题:运算结果与前两次有何不同?(回答)依然偏小,但更接近真实值。[探究2-取末速度为匀速运动速度]:探究2-1:将运动分成等时的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