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短新闻两篇》学案 新人教必修1

高中语文 《短新闻两篇》学案 新人教必修1

ID:29383264

大小:16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19

高中语文 《短新闻两篇》学案 新人教必修1_第1页
高中语文 《短新闻两篇》学案 新人教必修1_第2页
高中语文 《短新闻两篇》学案 新人教必修1_第3页
高中语文 《短新闻两篇》学案 新人教必修1_第4页
高中语文 《短新闻两篇》学案 新人教必修1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短新闻两篇》学案 新人教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单元 新闻和报告文学第10课 短新闻两篇一、整体把握1.分别划分两篇文章的段落并概括各部分内容。《别了,“不列颠尼亚”》点读 全文共11个自然段,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是新闻的导语部分。叙述了香港末任港督乘“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这标志着长达150多年的英国统治彻底结束。第二部分(2~11自然段):是新闻的主体部分。作者按时间顺序,具体叙述了英国殖民者的告别仪式和离开香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点读 全文共16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描绘布热金卡美好的和平景象。第二部分(3~15自然段):介绍了奥斯维辛集

2、中营可怕的历史。第三部分(第16自然段):与标题和首段呼应,突出主题,使结构完整严谨。二、细部探微2.如何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标题的含义?点拨 标题有两层意思。一方面,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历史终被洗刷。3.短新闻力求简短,但《别了,“不列颠尼亚”》在有些地方却用了“闲笔”,如第4自然段,作者竟在百忙之中用了较多笔墨介绍港督府:“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

3、85年建成,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这有何作用呢?点拨 这段文字看似“闲笔”,实则不“闲”。其作用大致为:第一,在结构上,给读者一个缓冲的时间,因为彭定康告别并离开总督府是4时40分,此时距告别仪式6时15分尚有1时35分,这样可以较自然地由一个场景过渡到另一个场景。第二,在思想内容上,以总督府的沧桑变迁来暗示香港的百年变迁,是中国日益强大的另一体现。同时,也表达了中国人民对香港回归的自豪与喜悦。4.《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中,现实的场景和

4、背景材料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点拨 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纲,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入都对应于一个现实的场景,依靠一些关键词衔接在一起。比如提到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就引入一些关于港督府历史的背景材料;而降旗的仪式,则让人联想起156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自然的衔接,使得这些背景材料看上去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靠现实的场景串在一起,与之融为一体。另外,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5.《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点拨 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

5、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完全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在文章中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主要是一种以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而本文有所不同,它把作者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的内容来写,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报道。一、中心主旨《别了,“不列颠尼亚”》本文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中显得别出心裁,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

6、有写欢庆回归的人们多么激动,而是选择了英方撤离这样一个角度,并且把末代港督乘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这一事件放在一个历史的背景中,更加突出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本文通过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揭露了德国纳粹分子戕害波兰人民的滔天罪行,表现了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主题。二、写作特色《别了,“不列颠尼亚”》1.将历史事件和现实场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新闻事实发生的现场,主要用耳闻目睹、观察分析得到的第一手材料,在浓郁的现场气氛中真实地向读者报道新闻事实的发生及其变化的状况,还适当地运用了一些背景资料,如对历史事件的回顾,港督府

7、的修建,英国统治香港的天数,英国米字旗和港督旗的升降等,都有准确的记载。虽然只写了一天中发生的事情,但有很大的历史跨度,容量非常大,使人在丰富的知识中,感受到浓厚的历史内涵。2.结构层层递进。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英方的活动为线索,以港督告别仪式开头,在子夜易帜时高扬,又以“不列颠尼亚”号离去作结,起伏跌宕,制造出层层递进的结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1.双线展开,情、景、事融为一体。一方面写奥斯维辛集中营,一方面写参观者的见闻感受和心情。如报道的第4、5自然段直接写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集中营罪恶的历史记录,紧接着后面的内容是以参观者的视觉来突出对奥斯维辛集中营

8、的感受:气氛恐怖、沉重、压抑。在此两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